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框架下来研究鲁迅小说是一个相当有新意并充满艰险与挑战的学术课题。本论文在对复调小说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做出界说的基础上,分析了决定鲁迅小说复调性品格的多重因素(包括时代文化背景、鲁迅自身思想精神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独特的文学观),以具有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为例(包括《狂人日记》、《在酒楼上》和《祝福》等,其他小说没有论及,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具有复调性品格)分析论证了鲁迅小说中的“微型对话”,《阿Q正传》中的“大型对话”,以及《故事新编》中的怪诞现实主义风格。目的在于论证鲁迅的复调小说创作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创举,是二十世纪中国民族思想文化剧烈动荡又充满生机的艺术见证,而且是他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最杰出的代表展示自己丰富而又痛苦的精神与灵魂的艺术结晶;即便是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视野中,它所拥有的巨大的思想成就和艺术魅力,也足以与现代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创造相比肩,足以实现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现代文学的平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