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ee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出一套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并验证该方案在急性期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形成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障碍临床干预规范,为临床建立科学、标准、有效的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以期降低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减轻患者肠道功能障碍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1.采用病例回顾和文献回顾的方法初步拟定出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并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论证,使方案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采用类实验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76例,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设计,将2019年3月~2019年5月入住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0年~2019年12月入住的34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的措施。每组患者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指标(腹胀和便秘的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22.0分析处理数据,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设定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课题小组遴选了9名专家参加专家会议,专家对干预方案研究内容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72,熟悉程度为0.956,专家权威系数为0.964,专家权威程度高,论证结果可信。2.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1)组间比较: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腹胀和便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周后,干预组患者的腹胀、便秘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便秘发生率相较入院时有明显的的下降(P<0.05),干预后腹胀发生率相较于入院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干预组患者腹胀和便秘发生率均较入院时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Na+、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患者肠道管理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以纳入评价指标作为参考。结论:脊髓损伤急性期肠道功能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的肠道功能,降低腹胀、便秘发生率,值得推广;实验室检查指标对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的肠道管理具有提示性意义。后续可完善干预方案,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并将实验室检查指标纳入次要结局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和静脉血栓后管壁重塑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1.临床获取人血栓性和非血栓性浅静脉标本,应用Agilent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细胞外基质,SMC表型表达相关分子,细胞因子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T-PCR、Western-Blot、ELISA和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在基因转录、蛋白表达、组织定位等水平
目的:本文为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血压变异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及老年科住院,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岁)94例,根据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维生素D水平缺乏组(25(OH)D<20 ng/m L,n=49)与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25(
背景与目的世界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增龄和衰老(aging)必然导致老年人系统功能逐渐减退和患病机会增加,而有时“疾病与健康”不易区别。在老年人中,存在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称为衰弱。衰弱不同于衰老,其特征是机体多种生理系统功能下降,整体脆弱性增加,表现为对应激源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引起多种不良后果,如脏器功能恶化、住院次数增加和死亡等。同时衰弱也具有潜在的可逆性,因而在衰老的老年人群中及时发现
聚焦超声是将高能量的超声声束聚焦在病灶组织以形成热消融损伤,作为一项非侵入的微创治疗技术,由于其安全有效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在临床上有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子宫、乳腺和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聚焦超声系统的核心模块有:信号发生模块、驱动放大电路、相位控制模块、阻抗匹配电路、换能器阵列、治疗运动机构、水处理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聚焦超声系统朝着强功率和集成智能化两个方面不断发展,同时对系
本文研究了家庭护理服务公司面临的家庭护理人员的调度问题。家庭护理人员的调度问题是路径优化问题的扩展,有其特有的约束和特点,如客人和服务人员的偏好、服务的连续性、时间关联性约束等。随着社会对于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家庭护理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目前多数家庭护理服务公司手动安排服务,不仅效率不高且无法最小化公司的成本,因此高效地进行人员调度并且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在出院后1周、4个月、5个月和6个月时的社会参与水平,并分析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不同时期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1.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概念框架的构建。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初步拟定概念框架,运用专家咨询法对12名专家进行2轮影响因素删选的问卷调查,最终形成研究的概念框架。2.中青年冠状动脉旁
在磁共振扫描的过程中,梯度线圈振动产生噪声,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总是受到高噪声的影响,甚至对胎儿和婴儿等敏感人群构成安全风险。新生儿在磁共振听力保护装置(如耳塞、耳机)等装置使用的情况下,的建议噪声级为65 dB(A)以下,但是3T磁共振扫描时的噪声级可能高达125–130 dB(A)。此外,对于新生儿使用耳塞、耳机的听力保护的方法可能不适用。平面回波成像广泛用于高级成像,例如功能MRI和扩散MR
目的: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及集束化护理理念为指导,初步构建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案。方法:在全面检索相关指南基础上,通过对3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照护者、医护人员等利益相关人群的质性访谈明晰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现状,形成老年乳腺癌围术期护理关键问题;继而,对聚焦关键问题相关证据进行查找、内容分析和证据整合,结合多伦多乳腺癌信息需求问卷的量性调查结果调整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形成方案初稿
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是指指部分具备生长功能的诸如腺体和间质等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黏膜以外的其余部位。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患者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盆腔疼痛、盆腔包块和不孕。目前临床上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弊病在于术后复发率较高。本研究旨在经过对我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保存生育功能手术后5年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探究其复发的相关要素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方
扩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评估和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序列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分析分子扩散对磁共振信号的影响,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中需要插入持续时间长、梯度强度高的扩散敏感梯度,引起较大信号衰减,导致图像质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