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后肢及腰带的形态学描述及功能分析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辽宁西部及其邻近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地层中大量带羽毛兽脚类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的发现,不仅为“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为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但是,它们生活的时代比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德国“始祖鸟”的时代晚,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比始祖鸟时代更早的地层中的近鸟类恐龙化石记录也非常匮乏,这成为“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反对者对该假说提出争议的最后依据主要——“时间倒置”论。2009年辽西建昌中晚侏罗世地层中“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的发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鸟类起源研究上存在的鸟类化石证据早于近鸟恐龙化石证据的“时间倒置”问题,不仅为最终平息对“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争议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也进一步支持了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和飞行演化初期曾经历了“四翼阶段”的假说。由于“赫氏近鸟龙”在鸟类起源和鸟类飞行起源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一个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详细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始祖鸟”的比较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有关这些研究仅处于初期阶段。本文对赫氏近鸟龙腰带和后肢进行了详细的形态观察与描述;并与始祖鸟、驰龙类、伤齿龙类以及原始和现生鸟类进行了对比;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对赫氏近鸟龙腰带和后肢可能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推测;对赫氏近鸟龙后肢上的飞羽进行了计数。研究表明:与始祖鸟相比,赫氏近鸟龙腰带和后肢形态结构与恐龙更相似,主要表现为肠骨前、后支近等长,前缘平;耻骨相对长;胫骨特别长;近窄跖型;第一趾未发生反转,各趾节长度向远身端逐渐变短。对后肢的功能分析表明:赫氏近鸟龙兼具树栖和地栖两种生活方式,但后肢上长长的飞羽对地栖生活显然构成阻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在教育业大力改革之下,许多学校特别重视音乐教学这一环节。其中,基于音乐教学中的美声唱法教学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首先分析了美声唱法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
  Multidrug transporters(MDR),which mediate export of a broad range of chemically unrelatedsubstrates across the membranes,are the most important pumps for mu
会议
  Relativistic Molecular Quantum Mechanics(RMQM)as the union of Relativistic Quantum Chemistry(RQC)and 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consists of three component
会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全息電子密度定理告訴我們:一小區域的電子密度決定了整個電子體系的性質.由此推論,與Hohenberg-Kohn 定理類似,開放體系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是存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与小分子的化学反应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深入探究金属中心与O2,CO2,CO,N2,H2,CH4等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金属原子催化活化O-O,C-O,N-N,H-H,C-H等
男人和女人,本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整体,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信念和意志,以张扬自己作为一个生命的活力。然而由于社会原因,历史上确乎存在着太多男女间的不平等。尤其女性,一代又一代地唱着一曲不老的悲歌。她们曾不断地寻找幸福,又无奈地看着幸福如过眼烟云,飘散了,消逝了,握在手中的仅是一把沧桑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愁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诗歌创作,一直对此进行着不倦的观照。  先秦时期,由于
  A new set of transferable 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force field for phospholipids,glycosphingolipids,and polypeptides will be presented in this talk
会议
  四原子反应全维态-态微分截面的成功计算表明了四原子反应量子散射问题最终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而多原子反应的精确动力学研究也就成了我们目前最大的挑战。在这个报告中,我
会议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Dicer表达下调能够导致Alu序列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累积。此外,Dicer还可能将啮齿类动物的内源性SINE/B1 RNA(相当于灵长类动物的Alu序列)切割成小干扰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