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穆鲁克王朝时期香料贸易研究(1382-1517)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cws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穆鲁克王朝(Mamluk Sultanate 1250—1517)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由伯海里系统治的第一王朝(1250—1382),后期则是由布尔吉系统治的第二王朝(1382—1517)。王朝统治区域主要包括埃及、叙利亚等。马穆鲁克王朝处于地中海与红海交界处,是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纽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上香料路线的中转站,马穆鲁克王朝则“坐享”繁荣的过境贸易以及贸易带来的不菲税收。马穆鲁克王朝布尔吉系统治期间作恰为“14—16世纪世界香料贸易繁荣”时期。试图以全球史视野,跨国史方法对该期香料贸易进行系统的解读。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三部分。首先,探析该期马穆鲁克香料贸易繁荣成因。悠久的香料贸易是马穆鲁克王朝香料贸易繁荣之基础;西欧广阔的香料消费市场是贸易驱动力;王朝的政策支持是保障;军事胜利是前提;航海技术的脚步是支撑,伊斯兰教经商理念是精神内驱力。其次,论述马穆鲁克王朝香料贸易繁荣之表现。主要从香料贸易路线,香料贸易商人群体、香料贸易城市布局(亚历山大城为例)、香料贸易的主要流程以及巨大香料贸数易量等方面,勾勒出路、城、人、物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欣欣向荣的景象。最后,分析香料贸易繁荣之影响。对马穆鲁克王朝而言,在整体经济萧条,国家财政支出庞大的情况下,香料贸易所带来的财富在王朝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欧洲国家而言,欧洲作为香料西行的终端消费市场,形成独有的香料文化。作为跨文化的香料贸易,在东西文明交流、植物移植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香料贸易主导权的争夺也是新航路开辟的诱因。王朝后期内外交困,内部经济衰落,外部遭遇奥斯曼帝国崛起,新航海路开辟的冲击,内外危机促使王朝灭亡,埃及香料贸易也随王朝的更迭进入新的时期。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蛇咬伤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60例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蛇咬伤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患肢周径差、负性情绪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期刊
现在还是未来?考量不同时间点上的损益来进行决策是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社会都时常面临的问题。但是在跨期决策中始终存在延迟折扣现象,也就是赋予未来收益更低的当前主观价值。如何助推决策者常怀远虑,追求长期高收益而不是当前的低收益一直是研究者致力解决的问题。愉悦使人目光长远,恐惧令人狭隘短视,超越快乐临近恐惧的敬畏情绪会对跨期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三个实验逐步深入探究敬畏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及其心理机
学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晋察冀根据地建立,为保证党政军民的通讯联络、报纸发行等工作顺利进行,晋察冀边区邮政由此建立。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及时沟通了上下级、区内外、前后方之间的交通联系,支援了战争,为新中国人民邮政积累了经验。对晋察冀边区邮政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晋察冀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有利于从全国视角下研究晋察冀邮政与同时期其他根据地邮政的地域性差异,以此丰富对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文
学位
社会善念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善意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需要和权利的倾向。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还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善念是亲社会领域新近提出的概念之一,自提出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的亲社会倾向,相关研究也发现社会善念与亲社会有着类似的神经生理基础。自我控制作为个体有意识的对自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行调控的过程,被视为影响亲社会表达的关键
学位
中华文明的演化是一个多元并进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不仅有华夏文明,也有内亚文明,甚至还有外亚文明。推动这一共同路径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是政权分裂、族群交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在传统语境中往往被描述为“五胡乱华”的激烈交锋。而直接承载这种交锋的主要是北方城市,尤其是文明过渡带上的边城。它们成为了多元文明的交汇区,平城即其一。战国时期,赵国在内亚族群的生活区域建制,雁北正式纳入华夏统治圈。入秦
学位
学位
三晋法家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实现变革的重要力量,极大影响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走向。他们的民生改革主张和变法实践,在中国民生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那么,三晋法家民生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思想观念?他们民生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应该如何评价他们民生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本文就以上问题分五个章节进行了粗略的探索。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三晋法家及其民生关注,就三晋法家
学位
自古以来,修养就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与儒家相比,是否具备修养论的资质也一直受到怀疑,但是只要承认修养与人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我们就能发现庄子的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修养思想。《庄子》的修养论主要由修养论的依据、修养论的途径以及修养论的发展及其影响三部分构成,《庄子》修养论既具有整体性,也具有复杂的一面,本文以心与形为两个维度来对《庄子》的修养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庄
学位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的军事将领,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活动。冯玉祥作为北方重要的地方实力派,参与了北京政变、北伐等很多影响时局的军事活动,其军事活动曾对纷繁复杂的政局产生过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冯玉祥日记》为中心,从冯玉祥军事活动的基础、冯玉祥的军事关系、冯玉祥的主要军事活动等方面对1925年至1930年冯玉祥的军事活动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主要对冯玉祥军事活动的基础进行研究。传统的成长环境形成了冯玉祥嫉恶
学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作为壮族的聚居地,其育儿习俗的传承与变迁反映了壮族生育文化观念的演变过程。该文从婴儿的衣着、饮食、睡眠、疾病防治等方面概括了崇左壮族民众的育儿习俗。又从习俗演变的研究视角,对比崇左的壮族青年父母在生育观念上从多子多福到优生优育、育儿仪式从烦琐复杂到消失从简、育儿行为从封建迷信到科学养育的转变。该文既有利于了解壮族育儿习俗的整体面貌,也有利于在变迁中传承壮族育儿习俗的精华,在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