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结构视域下的北朝平城变迁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1980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明的演化是一个多元并进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不仅有华夏文明,也有内亚文明,甚至还有外亚文明。推动这一共同路径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是政权分裂、族群交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在传统语境中往往被描述为“五胡乱华”的激烈交锋。而直接承载这种交锋的主要是北方城市,尤其是文明过渡带上的边城。它们成为了多元文明的交汇区,平城即其一。战国时期,赵国在内亚族群的生活区域建制,雁北正式纳入华夏统治圈。入秦后,置平城县。两汉时,平城及其周围城池经过了大力地营建与经营,奠定了后世平城县的功能、规模和景观基础。不过该区域只能算进入华夏秩序区,尚不能认为平城属于华夏文明区,农牧皆宜的地理条件使华夏政权无法将草原传统完全驱逐出平城一带。在北朝,平城成为了鲜卑政权的首都,内亚文明、华夏文明、外亚文明在此交汇,城市面貌在三元文明的碰撞间得到重塑。内亚族群中的不同部族可以视为同一文明下的政治体,而这些割据的政治体大部分都被拓跋鲜卑统一了起来,然后迁入平城。同样被强制迁入平城的还有一部分汉族人口和生活在中国政权治下的外亚人口。此外,有一部分汉族士人主动投身平城,为拓跋政权进行政治服务。外亚人则多为搭乘外交的便利在平城经商。这就构成了平城中的华夏——内亚——外亚三元结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开始共同对城市发力。华夏文明与内亚文明展开了对城市话语权的争夺,华夏化与内亚化的矛盾贯穿在整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内亚与外亚的关系较为缓和,借由外亚族群希望向外寻求经济合作和军事依靠的愿景,拓跋鲜卑开始通过构建与外亚族群的朝贡关系来塑造政权与族群的正统性。因为受到朝贡体系的包容,外亚文化在平城的传播很少受到干预。这种三元共存情势下,内亚族群始终是城市的主导力量,于是,城市的主要运行秩序被更换成了内亚秩序,原有的华夏秩序成为了内亚秩序框架下的补充。这种秩序下,城市心理变得矛盾起来,倒向华夏文明还是坚持身份认同成为了内亚族群艰难的选择。而城市的功能却在文明碰撞中得到了升级,面对内亚族群相关政策带来的人口激增和人口结构多元,城市增加了带有内亚精神的人口管理功能,更重要的是,城市具备了经济文化交互功能,平城成为了华夏文明——内亚文明——外亚文明的连接点。
其他文献
“戎狄”是先秦时期华夏族对“非我族类”少数部族的一种称谓,在商、周王朝的交替之际,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戎狄称谓逐渐细化。由于特殊的区位和自然地理环境,山西成为华夏族和少数部族交融的前沿阵地之一。本文试图更为系统、全面的对晚商、西周时期戎狄的族源、分布、迁徙状况进行探讨。甲骨文所见晚商时期山西境内的戎狄多以方国的形式存在,多分布于山西西南部,山西境内发现的晚商时期考古,也一步步印证着山西戎狄
学位
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并不是一蹴而就。在宋真宗即位后,宋辽关系经历了从对峙到战争,在战争中缓和,最终达成和议三个阶段。而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宋真宗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对辽政策。刚即位的宋真宗拒绝接受大臣遣使辽方修好的建议,对辽采取了强硬的外交政策,积极战争准备。咸平二年(999),辽军南下侵宋,宋辽进入战争,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对峙。辽军撤走以后,宋朝内部社会矛盾因宋辽战争而激化,以致内地州县动乱四起。尤其是,
学位
大不里士位于伊朗西北部,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中国古称“桃里寺”。大不里士作为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的省会,是伊朗最古老、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东、西方交通与经印度洋到达伊朗和俄罗斯的南北交通的会合点。自13世纪以来,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作为丝路沿线重镇的大不里士经历了曲折的发展。18世纪末期,随着伊朗恺加王朝统治的开始,大不里士的城市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本文从19世纪大不里士的城市发展入手,分析了这
学位
营造是民间叙事的经典题材。在中原古代营造叙事传统的基础上,南侗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营造叙事。汉族文化与侗族营造叙事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人牲奠基”“工匠反制雇主”“神仙助人营造”三类母题。经过加工改编的侗族营造叙事文本呈现与当地风俗、事件、建筑等相结合的传说化倾向,具有纪实性、解释性、警示意义,及以人作为文本中心角色的叙事特征。南侗地区的侗族营造叙事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案例。
期刊
本文以战国时期为时间范围,以三晋地区为空间范围,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充分运用对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胡、狄、戎等少数族群进行研究。其中第一、二、三章为戎、狄、胡族源、分布的研究,第四、五章以宏观视角去探求整个战国时期族群的迁徙以及社会生活状况,透过胡狄的社会生活等方面去探讨战国时期戎狄的“华夏化”过程以及北方长城地带“边缘化族群”的融合。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狄族主要是由春秋中晚期东迁而来的河西白狄构
学位
个体的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伴随着多种感觉与认知机能的衰退,而这些衰退表现在阅读过程中常表现为老年人特有的“阅读困难”症状,具体而言,在眼动上表现为阅读时间与注视时间增加,向前眼跳幅度减少,注视次数与回视次数增加,知觉广度缩小。但是老年人不同机能的衰退分别对阅读过程产生了何种影响,目前还不清楚。以往研究同时发现,对比度是一个影响视觉加工的重要变量,降低文本对比度将导致视觉提取上出现困难,这种困难
学位
目的 分析蛇咬伤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60例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蛇咬伤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患肢周径差、负性情绪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期刊
现在还是未来?考量不同时间点上的损益来进行决策是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社会都时常面临的问题。但是在跨期决策中始终存在延迟折扣现象,也就是赋予未来收益更低的当前主观价值。如何助推决策者常怀远虑,追求长期高收益而不是当前的低收益一直是研究者致力解决的问题。愉悦使人目光长远,恐惧令人狭隘短视,超越快乐临近恐惧的敬畏情绪会对跨期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三个实验逐步深入探究敬畏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及其心理机
学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晋察冀根据地建立,为保证党政军民的通讯联络、报纸发行等工作顺利进行,晋察冀边区邮政由此建立。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及时沟通了上下级、区内外、前后方之间的交通联系,支援了战争,为新中国人民邮政积累了经验。对晋察冀边区邮政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晋察冀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有利于从全国视角下研究晋察冀邮政与同时期其他根据地邮政的地域性差异,以此丰富对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文
学位
社会善念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善意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需要和权利的倾向。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还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善念是亲社会领域新近提出的概念之一,自提出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的亲社会倾向,相关研究也发现社会善念与亲社会有着类似的神经生理基础。自我控制作为个体有意识的对自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行调控的过程,被视为影响亲社会表达的关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