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活性炭微波再生工艺优化及再生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_b074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污水处理、制药化工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改善,活性炭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大,造成了严重的废活性炭污染问题。我国明确规定废活性炭为固废,必须妥善处理,但是目前废活性炭处理措施并不完善,废活性炭再生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活性炭再生是一种清洁、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对活性炭应用的推广及环境保护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吸附甲醛的废秸秆基活性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波-水蒸气再生处理,探究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和水蒸气流量对产品碘值和得率的影响,优化再生条件并探讨再生机理。随后对再生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并测试再生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首先,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曲面法实验,得出优化再生条件为再生时间20min,再生温度850℃,水蒸气流量5g/min。各因素对再生活性吸附性能的影响程度为:再生温度>再生时间>水蒸气流量。优化条件下再生活性炭碘吸附值是1026mg,得率为70.4%。在此条件下对活性炭进行7次再生实验可得,得率均在60%以上,前三次再生其吸附性能相对稳定且略有提高,几次再生后其性能开始下降,下降程度逐渐减小。分析得出,微波-水蒸气再生的本质是通过微波辐照作用使废活性炭升至高温,使水蒸气与物料接触并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从而使废活性炭得到了再生。然后,Boehm滴定显示,再生活性炭表面各类官能团的数量均有所上升,有利于提高吸附能力;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分析可知,再生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废活性炭增加了30%,孔隙容量上升了48%,孔径以微孔和小尺寸中孔为主,大孔数量相对较少;扫描电镜观察可知,其表面存在烧蚀,碳骨架清晰,微孔结构丰富,孔隙开孔状况有所改善。最后,对再生活性炭甲醛吸附等温线拟合分析得出: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表明再生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由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n值>2得出,吸附过程中化学键力占主要作用。再生活性炭吸附甲醛的动力学模型拟合显示,准二阶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曲线可以更准确的描述实验所得数据点,拟合得出的平衡吸附容量4.97mg/g与实验测得甲醛饱和吸附量4.92mg/g结果相吻合,表明再生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相结合,同时也证明其可以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再生过程切实可行。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上海市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评估表》中多维功能评价问卷的信度,作者以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ICC值、Kappa值(K值)为指标分析了其同一评分者评分的稳定性(intra-raterstability)、不同评分者评分的一致性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科学技术进步、工程实践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产物,也是工程教育范式变革的结果。参照其他专业和国外的经验,作为工程的第一级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学位将
自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促进了政府机构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与此相应的激励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励观念已显陈旧,公务员激励水平总体不高,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相对滞后于政府职能的发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建立科学、规范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当前较紧迫的任务。国务院于2018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机构改革方案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
通过分析美国农业金融支持服务的构建过程和制度,总结美国金融支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建立健全职责分明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金融产品创
高职学院是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特殊高等院校,高职学院通过合并,重组而建,具有其显著的特点:校区分散,学生数量大、层次多,教师及管理队伍严重不足,管理人员操作不统一,面
本文讨论了城市观赏空间在城市灯光环境总体规划中的意义和城市观赏空间构成要素。构成观赏空间的理论基础是灯光对城市夜景的特殊表现规律、人对城市夜景的视觉感知规律和视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大学英语教学被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教学素质的提
近年来,投资者利用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法律制度的权威性。本文拟通过对美日等国公司人格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既利用储量多分布广泛的海水来制备人类正常生产生活所需的淡水,又利用太阳能这一清洁、可再生资源来降低燃料、电力等的使用,因此对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