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素甾醇信号通路转录因子BES1参与调控独脚金内酯信号所介导的植物分枝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 SLs)是一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其发现源于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刺激物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Ls也能够抑制植物侧枝的形成,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控制植物的侧枝生长,维持植物株型。SL的产生来源于胡萝卜素的裂解产物,目前已知有3个酶参与这一过程,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7(CCD7,MAX3/RMS5/HTD1/D17)、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8(CCD8,MAX4/RMS1/HTD1/D10)和细胞色素单加氧酶(CytP450, MAX1)。经过一系列的催化反应,p-类萝卜素最终形成可移动而且有活性的分子形式。而对于SL细胞内的信号感知途径,前期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两个重要元件,包括受体AtD14/DAD2/D14,和一个F-box蛋白MAX2/RMS4/D3。由于这两个重要元件的蛋白性质极其类似于赤霉素通路中的信号元件,所以人们根据赤霉素的信号转导模式推导出了一个SL的信号通路模型。即,SL与受体AtD14的结合会促进F-box蛋白MAX2对于其底物的降解,从而将信号传递下去。但是,对于MAX2的底物,以及SL信号真正的传递方式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通过表型分析发现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 BRs)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转录因子BES1的功能获得型突变体besl-D具有与MAX2蛋白功能缺失型突变体max2-1相似的多分枝表型,并在受SL调控的分枝和下胚轴生长抑制方面表现出对SL信号的不敏感性。通过进一步对MAX2互作蛋白的筛选发现,MAX2能够与BES1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在SL信号通路中,无论是磷酸化还是非磷酸化的BES1都能与MAX2互作。近一步的泛素化和降解实验表明MAX2与BES1的相互作用直接导致了BES1蛋白泛素化和在植物局部组织的降解。而且,SL的受体AtD14,也参与调控BES1的降解并且这一过程能够被SL信号所调控。但是,与赤霉素信号通路不同的是,SL信号分子并不能影响MAX2与其底物BES1蛋白的互作强度,而是促进了MAX2对于BES1的降解速率。最终,我们构建了BES1-RNAi/max2-1双突变体,遗传表型分析表明,BES1及其同源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能够抑制max2-1突变体多分枝的表型。以上这些证据表明,在SL信号途径中,BES1位与MAX2的下游,作为MAX2的直接底物传递由受体AtD14感知的SL信号。本研究建立了一条从受体到下游转录因子的较为完整的SL信号转导通路,为深入了解SL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改良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揭示了同一个转录因子(BES1)通过不同的调控方式参与到酉种信号(BRs和SLs)转导通路的独特互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判断的前提条件。但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是证券市场的自身缺陷。接受证券投资服务的客户,由于知识、
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为银行拓展收入来源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始料未及的风险。因此,建立一个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商业银行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本文着
矿物浮选是最重要的选矿方法之一,而浮选药剂的应用是浮选成功的关键,研究高效环保的浮选药剂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别围绕典型的硫化矿物黄铁矿以及复杂硅酸盐矿物红柱石及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对于私家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和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厂家不得不加快新车的研发。汽车的大部分零件都是
在纵横捭阖的战国乱世中,一批口若悬河的纵横家,游走干各诸侯国之间,用论辩之法帮助各诸侯国君分析各国形势,做出最有利的判断,以实现他们一统天下的野心,同时也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
静电和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小和集成电路规模的不断增大,静电放电造成的电子产品失效和良
通过对黄山地区气候特征的概括,对各具特色的气象景观及其出现季节、时段的分析和计算,为有关部门合理安排旅游计划、为广大游客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理想的旅游季节提供了指导
构建量子网络就是实现多个远距离的量子存储器之间的量子纠缠,它使得多方量子通信成为可能,同时还能够应用于分布式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和大尺度空间下的基础物理检
本文是关于中国及周边地区光猎蝽亚科Ectrichodiinae分类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文中将光猎蝽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回顾,讨论了光猎蝽的生物学习性,提供了部分光猎蝽的栖息环境
为了适应未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结构件减重的迫切需求,亟需研发一种强度在2200MPa级别的新型超高强度不锈钢。本文针对三种合金成分的超高强度不锈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