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社会的总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环境安全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期待与日俱增。当今,水污染形势严峻,2014年末我国颁布了环保法修订法案,对内容与执行标准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与排污单位势必寻求长远规划,在技术工艺与运行环节进行改进以期全面应对。 课题针对制药废水开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研究。根据废水的特性采用芬顿、混凝、生物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选择适用方法应用于实际处理过程。分别在废水初始COD为4694.2mg/L、pH为4.9时,芬顿法实验通过考察H2O2与FeSO4的投加比、Fenton试剂投加量、反应pH值、反应时间因素,分析了芬顿方法的实验结果;水样COD为4887mg/L,pH为4.99,SS为0.018mg/L时,用混凝实验对活性碳投加量,PAC投放量,沉淀时间进行了逐一考察,分析了混凝方法的实验情况;在实际废水中筛选目标菌种,使用生物强化实验对菌种复配,考察优势菌组的反应条件。通过比选,将优势组合菌在后期的实际改造过程中应用。文章最后,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在原工艺基础上增加了两相好氧、厌氧耦合生物滤池、沉淀池、臭氧发生器、生物活性炭滤池等构筑物和设备。通过小试、中试、调试和后期问题的调整过程,将升级方案进行实施。 通过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芬顿法实验得出当30%的H2O2为0.0146mol,Fe2+投加量为0.003mol时,COD达65.33%;当测定Fenton试剂投加量时,得出FeSO4·7H2O和H2O2配比投加配比1:1.5时,COD去除率达到69.45%;pH为3时,COD去除率达69.35%;得出反应时间为1.5h时,COD去除率达69.77%。反应条件为:pH为3,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投加量为45ml/L、FeSO4·7H2O添加质量浓度为12.51g/L,反应时间为1h,COD去除率可达69.39%,此时出水的COD为1436.8 mg/L。采用Fenton法处理制药废水,考察H2O2与FeSO4·7H2O的比值、试剂总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为3,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投加量为45ml/L、FeSO4·7H2O添加质量浓度为12.51g/L振荡1 h,COD去除率可达69.39%。当废水COD为4887mg/L,pH为4.99,SS为0.018mg/L时,使用混凝法讨论当PAC固定在0.2g,处理1h,活性炭在0.1g,0.2g,0.5g,0.7g,1.0g时,活性炭投加量为0.2g,COD处理率为39.11%;当活性炭投加量为0.2g时,处理1h,PAC投加量在0.1g,0.2g,0.5g,0.7g,1.0g时,PAC投加量为0.2g,COD处理率为47.3%;当活性炭添加量是0.2g,PAC投加量是0.2g,考察1h,2h,3h,4h,5h,沉淀时间为4h,COD处理率为43.45%。 废水COD为9969 mg/L,用微生物强化技术,采用富集、筛选、选菌、优化技术。依据废水检测成分含量,将五种含苯环有机物苯甲酸、乙酰苯胺、苯、二甲苯、甲苯分别作为唯一碳源在无机盐固体培养基中筛菌三次。挑取优势菌株DH1、DH2、DY3和DY01,进行纯化与复配测试,实验表明:组合DH1与DY3搭配为优势组。菌种鉴定结果表明:DH1为产气肠杆菌属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DY3为从毛单胞菌属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通过对温度、菌液量、转速、pH值的因素考察,实验数据表明:在偏酸环境下pH为5,温度在28 oC,菌液量为6%处理条件较好。停留时间为31小时,COD为2981.21mg/L,去除率为70.01%。综合数据对比可知,芬顿方法 COD去除率为69.39%、混凝方法COD去除率为47.3%,生物强化方法COD去除率为70.01%,效果明显、成本投入少。 文章升级改造部分通过细致构思和合理布局,利用企业原构筑物和设备,解决了企业的升级改造难题,从仅能实现一级 B类标准通过改造达到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本研究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两级结合与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处理技术,实验将进水指标为COD114mg/L、BOD57mg/L、氨氮10 mg/L、硝态氮4mg/L、总氮21 mg/L、SS12 mg/L的实际抗生素制药厂废水,处理到BOD5≤10 mg/l、COD≤50 mg/l、SS≤10 mg/l、NH3-N≤5 mg/l、TN≤15mg/l标准。 这一案例的成功改造对于类似污水处理厂和抗生素药厂的提标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实例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