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影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学生为本的地理课程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故地理课堂兴趣教学受到地理教育者的关注。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当前在诸多相关研究中地理学习兴趣影响研究较为薄弱,存在研究数量少,不够深入,大多是教师经验总结,主观色彩较浓,缺乏理论指导等问题。同时刚接触地理的初中生,对地理充满好奇和探索兴趣,但地理课堂中教师不当的教学行为却使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下降,所以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研究非常重要。首先,本文基于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际观课等研究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来研究教学行为对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影响程度。定量分析筛选出初中生最感兴趣的九项教学行为(取前20%),按照对初中生兴趣的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叙述式讲解、描述式讲解、地理多媒体呈示、讨论及指导的有效性、多种方式导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问态度、指导理答、有地理实验等教学行为是初中生最感兴趣的。基于兴趣发展阶段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当前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程度偏低,基本处于有趣阶段或激发性情境兴趣阶段,未能达到理论要求的兴趣程度,但大多教学行为已经得到教师重视,学生兴趣程度呈现上升态势。其次,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地理学科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地理教学现状等理论依据,深入分析以上九项教学行为对学习兴趣影响的原因,并分析实际地理课堂中教师待优化的教学行为,得出需要优化的方面有:讲解语言不够准确简练、富有逻辑;讲解语言不够生动直观、富有情感;多媒体呈示教学资源缺乏有效筛选组合,课件设计和运用不够合理;讨论指导行为薄弱且指导方式单一;导入方式单一且与课堂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固化且运用效果不均衡;提问有效性较低且学生较少主动回答问题;指导理答薄弱且递进式引答启思较少;地理实验不够科学且学生动手操作少等问题,发现地理教师目前已经重视教学行为,但仍存在不当之处,比如未能重视某些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或在课堂中采用不当的教学行为等。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教师兴趣教学行为的措施,包括讲解语言准确精炼、富有逻辑;讲解语言生动直观、富有情感;有效筛选组合多媒体呈示资源,优化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适当增加且灵活运用讨论指导行为;丰富导入方式,加强与课堂的逻辑联系;面向全体学生,灵活选择和运用教法;有效发问,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指导理答,问题链条化引答启思;精心设计地理实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等,并设计兴趣教学片段及评析,为今后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兴趣教学和研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阐述了采煤方法的应用现状,采煤工艺和回采巷道布置的发展,综采一次采全高的世界领先的单产水平,以及当代煤炭生产总的发展趋势。
制度一直是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新制度主义学派积极融合政治学与经济学研究,将国家作为一种制度形态,阐明国家实施制度变迁的动机以及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全球化、现
新媒体环境下,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紧扣"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国家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和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政策,以大学
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必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变迁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将以上两者同时加以考察,利用对农户调查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农村家庭中劳
基于瓦斯突出本质在于气体在煤层中渗流失稳的假设,建立了气体渗流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讨论了系统平衡态的存在性.用Chebyshev配点法将系统的控制方程简化成含12个相变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决心和形成现代化发展逻辑的理论自觉。法治意识作为意
目的分析炎症指标在乙肝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并发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2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
英语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手段去探索目标语言上所记载和表达的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文化之间的差异肯定
文章通过收集和分析我国医药产业R&D人力资源连续13年的统计数据以及欧洲、美国的相关行业数据,归纳了我国医药产业R&D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并从国际对比的角度出发。就我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政府的管理体制由改革前的管制型政府向今天的服务型政府转变。在研究有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从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的基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