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是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重构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人文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变革时期,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优化既是这一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手段。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凭借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有利的外部环境,在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差异呈明显扩大的趋势,空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全球一体化、城市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为保持山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适时应对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有必要调整区域发展策略,构筑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对山东省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相关理论及其演化的模式和驱动力机制。 2、在全面分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地区为单元分析了近20年来山东省区域差异变化的特点,并对区域差异进行了空间分解和产业分解。 3、以县域为单元,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构筑区域发展综合指数,以此分析了1986年、1995年和2005年山东省空间极化的特点,总结出近20年山东省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山东空间极化和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4、以效率与公平兼顾、构建PRED协调的节约型社会为价值取向,在突出“经济区域”、“城市核心”、“交通关联”、“双重原则”和“生态优先”五个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对未来走势的判断,提出了山东省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方案,最后提出了实现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其他文献
汽车客运站肩负着“城乡一体化”的重任,对相应时代的号召具有重要的意义;外部流线是汽车客运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学界不断的深化研究;同时,整个社会环境在不断地强化“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国内城市的发展与形态演化均出现质的改变。本文选择了有悠久闽台文化历史,又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的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的厦门市进行城市形态演化的实践
地域文化复兴,是在当今“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文化冲突中,为各方所认同的文化诉求。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对地域文化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建筑形式作为文化象征的符号,在地域性建筑设
大海给喧闹的城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诗意,人类历史的发展使人对海的情感难以割舍,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海滨浴场游憩空间以其独特的环境优势——海水、沙滩、绿带和阳光,获得了快
居住区是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居住区的稳定和团结影响城市的和谐与发展,然而当下居住区中普遍存在着居民关系冷漠化,归属感缺失,邻里关系不和谐等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以上问题是居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均兴起商业街开发改造的热潮。这些商业街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对其开发改造就涉及到城市中旧建筑再利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迎合现今社会
学位
论文从当代中国城市行政中心变迁的特殊现象切入,阐释现象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深层含义,挖掘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动因,并尝试探索空间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关联性。
学位
西藏在解放以前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寺庙是统治权力的代表和社会生活的中心,藏传佛教寺庙的建设集中了西藏文化的精髓,同时寺庙建筑群对西藏城市聚落的缘起和发展也产生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