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陌生者生命的道德责任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文明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人员流动越来迅速,各种利益争夺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淡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物化,人们被卷进一个巨大的陌生人漩涡中,人们的生命对于另外一个陌生者来说似乎无足轻重。近些年在中国大陆频频出现的陌生老人和小孩遭遇意外伤害没人救以及好心人救助陌生者反遭讹诈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公共道德良知的拷问和对陌生者生命的道德责任的审思。如何避免类似道德悲剧的重演,如何化解好心没好报的现实尴尬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沉重话题,也成为道德哲学研究的一项既紧迫又重要的现实课题。
  本文主要运用道德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以及哲学中的思想实验方法,采用实践推理和理论论证(正面说理和反面驳斥)相结合的方法对陌生者生命的道德责任进行一种无条件性的有条件性辩护,即主张这样一个中心论点:履行对陌生者生命救助的道德责任是无条件的,但实现对陌生者生命救助的道德责任是有条件的。
  本文关于陌生者生命的道德责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关于履行对陌生者生命救助义务的性质问题。本文不赞成把对陌生者生命的救助责任理解为一般研究者认为的是可以因个人的任何爱好倾向而容许例外的不完全责任,认为只有当这种责任面对更强的义务以及需要非常大的牺牲代价时它才是可以选择舍弃的例外责任。能够救助且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挽救陌生者生命的行为也不是一种超义务,而是一种道德上应该履行的恰当义务。其二是关于对陌生者生命救助的义务与其他道德义务发生冲突时,如何进行道德选择和判断的问题。通过考察康德伦理学、功利主义和罗斯的义务论,本文认为“应该”蕴含“能够”原则、“更强义务优先”原则可以成为人们履行对陌生者生命救助责任的有效道德准则。其三是关于陌生者生命的责任与特殊关系生命的责任冲突问题,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最佳时刻位置”的不偏不倚的道德原则,这不仅可以为陌生者生命的救助义务提供平等的关注,也可兼容对特殊关系义务的对待。对于极端的生命责任冲突问题,本文赞同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因为它可以在极端的二难道德选择困境中提供一种有效的选择方法。
  同时,本文认为在一些相似情况下,不伤害他人的义务与挽救他人生命的义务没有严格的道德界限;几种支持在任何情况下对熟人的特殊义务都优先关注的论据都是不充分的。如果人们的社会和个人都自觉遵循那些最基本的日常道德原则(当它们没有冲突时),如果人们每一个人都保持相互的信任和道德上无差别地对待和关爱生命,对当下在场的责任都尽职尽心尽力,那么很多的道德困境和道德悲剧实际上都是可以避免的。
其他文献
儒家祭礼总与祖先崇拜现象息息相关。儒家通过把祭祀风俗纳入国家礼制,使祭礼与民间生活产生关联,为的是去除病痛灾祸,保佑平安。其中《朱子家礼》即是其中的代表。本文将选取以《朱子家礼》与潮州凤陇薛氏冬至祭祖实践的关系为例,通过分析其与《朱子家礼》的关系,来探讨其是否是儒家祭礼、如何界定、有何意义作用等问题。
学位
郭店竹简《五行》篇为战国子思所作,其完成于孔孟之间,对于指点从孔子到孟子之间的思想承传与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竹简《五行》篇中包含了许多性与天道的内容:其言性,是以"形于内"的概念来表述;其言天道,是以"德"的境界来囊括。在竹简《五行》中,其所谓"形于内"指的是"呈显于内心",是在对人之先天本具德性自觉体认的基础上才有的内在建构--如此也即是意味着在竹简《五行》中其德性是安放于人之本心、作为人之
学位
本文主要探讨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中以概念-对象为核心的命题分析理论与其在中期引入涵义与指称的区分以后所坚持的涵义的组合性原则之间产生的冲突,并且探讨达米特在罗素构造主义影响下对此冲突提出的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弗雷格对概念与对象的区分及其动机;弗雷格对涵义与指称的区分与命题涵义(思想)的组合性原则;弗雷格对命题的多重可分析的许可及其所带来的命题语义不确定问题;以及最终
学位
叔本华的同情伦理学,将同情上升到道德的基础的高度,从人的非理性因素来寻求道德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缺陷,开阔了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他以直观认识论为依据,强调人的直观、直觉、人生体验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叔本华的同情伦理学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对道德教育具有启示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叔本华赋予对一切生命的态度以高度的道德意义,这在欧洲伦理学史上确实是史无前例的,敬畏一切生命,保护动植物
学位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从那时起,理性被认为是人类获取知识或改善生活的工具。从规范性的角度理解,理性区分为关于信念的合理性与关于行动的合理性。理性的信念必须与事实相符,理性的行动必须最大限度满足个体的愿望。贝叶斯理论是评估主观概率与信念更新的规范性模型,(主观)期望效用理论是刻画“理性人”在风险或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的规范性模型。然而,这些规范性理论忽略了复杂的心理机制的影响,难以说明普
学位
张申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同时作为中国研究罗素的第一人,其“解析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还深刻地影响了胞弟张岱年的理论建构。然而这位游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的知识分子,却由于1944年不合时宜地“呼吁和平”而突然消失于历史的视线。  然而,张申府在女性思想方面的独特贡献却不应被遗忘。这一思想建基于张自身刻骨的个人经历及由此对罗素思想的追随的基础上;
学位
中国学术界就如何推进唯物史观研究的问题上,有两种倾向:一是重视马克思文本研究,主张重读马克思文本,回到马克思,对马克思进行重新理解;另一种是主张回到当代社会现实,主张加强对社会现实的研究,关注社会生活实践。  本文认为马克思哲学以马克思文本的形式展现,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和阐释不能脱离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马克思文本研究是马克思思想研究的基础,而马克思文本研究应以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为旨归,通过正
学位
行动者及其主体性的辩证解释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和意义。结构化理论中的策略行为分析特别表征了吉登斯行动者研究从“二元论”批判到“二重性”超越的理论新进展。  吉登斯认为,关于行动者的理解应该关涉其主体本身(subject)与主体性(agency)两个关键要素,而行动者的主体性(agency)尤其是一个核心概念。首先,行动者是具有反思性、认知理性和无意识动机的“知识人”。然而,内涵
本文从“美”与“好”这两个西方古典诗学的基本主题入手,尝试探查它们在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中的位置,以期理解色诺芬的政治诗学的某些基本特质。《居鲁士的教育》是色诺芬篇幅最大的作品,在其中,他以政治诗学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以波斯居鲁士大帝为中心的人物群像。他们共同构筑起居鲁士的庞大帝国——一种特殊类型的政治实践。这种政治实践对应于色诺芬本人对政制稳定性以及统治与知识关系的理论兴趣。通过政治诗学,色诺
紧急避险是面临自己或他人的一定的法益的危险迫近,在不能期待由国家机关及时救济的情况下,为了保全其法益而实施的紧急行为,即使客观上造成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的损害,法律上对这种行为也不处罚或者从轻处罚。但是理论界对紧急避险行为为何不处罚、为何减轻处罚方面,即紧急避险的正当性根据的解释存在争议。本论文针对这一争议问题展开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紧急避险。列举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典型国家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