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两种农业合作运动之比较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到四十年代末期,国共两党在各自统治区域内大力推行农业合作政策,以支持各自革命或反革命统治,这就形成了两种农业合作运动。本文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国民党领导的农业合作运动和中共领导的农业合作运动进行比较研究: 一、在主观目的上,前者的政治目的重于经济目的,重在巩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重视不够;后者以支持革命战争、发展生产力为运动的目的,把解决农民的生产困难作为运动的核心目标。 二、实践中,前者过分实行政府乃至是军事部门的包办政策,造成信用合作社畸形发展,合作组织严重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后者坚持走群众办社的道路,创造了“民办官助”的办社形式,有效实现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三、从客观上讲,前者的本质是地富剥削、统治农民的新途径,是巩固农村旧的生产关系的工具;后者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四、从实践结果上看,前者尽管一度声势浩大,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也没有改变广大贫困农民作为社会经济弱者的地位,同时因为没有建立真正近代化的合作组织,它对社会生产关系毫无整合作用;后者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了增强农民合作意识的目的,运动效果是显著的。 五、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在指导思想上,发展合作社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标,必须走群众路线;在具体操作上,注重理顺党政部门与合作社的关系,健全合作社的经济和民主制度,切实贯彻自愿互利的办社原则。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城市当中。同时,相应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建设工程数量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而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同许多国家一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沉重压力,与经过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情况更为严峻。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
目的分析水痘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水痘的防制措施。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湖南省2005-2007年水痘报告疫情呈每年递增趋势,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48/10万、4.9984/10万、10.6
本文将分析两个问题。一个是农业产业化出现的诱因和其成为现实所需的条件;另一个则是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原因。 在实践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及其相关利益者为
本文以农业产业化各种典型的组织形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比较这些具体的组织形式,得出各种组织形式的具体组织特征,并结合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组织的共性特征,对农业产业化组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情出发,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基本特征及其内涵、组织形式
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启动农村市场是当前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思路,而农村市场启而不动归根到底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增加农民收入
传统农业管理往往是针对某一片土地的统一管理,而忽略了大多数土地都存在的地块内部土地性质的空间差异性,即在地区或田块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来进行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安全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概念,作为联系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反映粮食安全程度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安全人均粮食占有量是指能够满足人均粮食需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以来魂牵梦绕的目标。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确立了可靠的政治基础;选择市场 体制,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找到了有效的发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