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1基因R492X突变型PD患者皮肤组织中BAG5蛋白低表达及其反馈调控作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full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起病的趋势,约15%PD患者有家族史,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僵硬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迄今多种遗传性PD的相关基因位点已被发现,其中PINK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1)基因R492X突变已被证实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ism,AREP)发病相关。BAG(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BAG)蛋白家族可以与抗凋亡蛋白Bcl-2相互作用,BAG5蛋白唯一包含多个BAG结构域,有研究发现其在动物的大脑皮质、海马、黑质中均有表达。PINK1蛋白的降解主要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来完成。PINK1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功能障碍,诱导PD的发生。既往有关PD的实验多以细胞模型、动物模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关于早发型PD患者在体组织中与PD发病相关的突变型蛋白异常调控的研究报道甚少。  目的:  运用皮肤活检术对PINK1R492XPD患者进行皮肤取材,分别检测BAG5蛋白以及泛素相关标记物Ub在PINK1R492XPD患者皮肤中表达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从真核细胞水平初步探讨BAG5蛋白在早发型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神经病理学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1.收集PINK1R492XPD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oehn&Yahr分级量表对PINK1R492XPD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收集6例PINK1R492XPD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组的皮肤,运用皮肤活检术采集皮肤标本。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皮肤组织中BAG5及Ub的表达水平。  2.将EGFP-BAG5和HA-PINK1R492X共同转染HEK-29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PINK1R492X蛋白和BAG5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采用脂质体过表达、RNA干扰及追踪实验技术检测BAG5蛋白对PINK1R492X蛋白降解的影响。  3.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P<0.05被认为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INK1R492XPD组皮肤组织中BAG5及Ub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  2. PINK1R492X和BAG5在细胞质中存在亚细胞共定位。  3.过表达BAG5蛋白使PINK1R492X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干扰BAG5蛋白使PINK1R492X的表达水平上调(P<0.01)。  4.BAG5蛋白促进PINK1R492X蛋白的降解。  结论:  1.PINK1R492XPD患者皮肤组织中BAG5及泛素的表达明显下调,BAG5可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调控PINK1R492X,参与早发型PD的发病机制。  2.BAG5的表达水平改变可能作为早发型PD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描述不同疾病分期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表现,评估OCTA定量
目的:PV-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PVL)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细胞外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PVL对人和兔的多形核白细胞(PMNs)和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
背景和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可导致尖锐湿疣、扁平疣、寻常疣等病毒性皮肤病,高危型HPV还与子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但是,目前针对HPV感染所致疾病
目的:探讨我院近15年来初治的可手术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以及≤35岁的年轻宫颈癌与>35岁的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预后的差异,评价以淋巴结为主的影响预后的危险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视盘结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OAG)易感性的研究,旨在筛选与POAG发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