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头蛇科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钝头蛇科Pareatidae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蛇类,按照最近的成果,可划分为3属14种,其中属Pareas含10种,分别为:Pareasboulengeri;P.carinatus;P.formosensis-chinensiscomplex;P.hamptoni;P.iwasakii;P.margaritophorus;P.monticola;P.nuchalis;P.stanleyi;P.nigriceps。钝头蛇科中大部分种外形、体色非常相似,鳞被特征差别微妙,所以长期以来关于钝头蛇科的种属划分一直存在争议,特征描述互相矛盾。本研究以线粒体基因ND4、cytb,核基因c-mos为遗传标记,结合形态学以及分布特征推断钝头蛇科的系统关系。进而,在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假设基础上,以cytb基因序列构建分子钟,得到钝头蛇科各类群的分歧时间,以此为基础,探讨钝头蛇科的起源演化过程,分析其现今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并且与相应的地质历史进行了比较,对一些地质事件提出相应的看法。现将研究结果简介如下:   测定了钝头蛇科3个属10个种共42号标本的线粒体基因ND4、cytb序列,以及核基因c-mos序列,采用Bayesian法、最大似然法,用3条基因单独和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标本形态学鉴定以及分布区考察,将原Pareas属划分为两个属,areascarinatus与Pareasnuchalis保留在原属,其他种分出来确立一个新属Duntouus。原属Pareas中种的变动如下:   1、将P.chinensis从P.formosensis中独立出来,恢复了P.chinensis的有效性;   2、将P.niger与P.yunnanensis从P.chinensis中独立出来;再将P.niger归为P.yunnanensis的同物异名,恢复P.yunnanensis的有效性。   3、将P.kuangtungensis从P.chinensis独立出来,再将P.kuangtungensis归为P.hamptoni的同物异名。   4、将P.komaii从P.formosensis中独立出来,恢复了P.komaii的有效性。   5、将P.formosensis归为P.hamptoni的同物异名。所以,原属Pareas被划分成两个属:Pareas:含2种,P.carinatus、P.nuchalis;Duntouus:含10种,D.boulengeri、D.chinensis、D.hamptoni、D.iwasakii、D.margaritophorus、D.monticola、D.nigriceps、D.stanleyi、D.yunnanensis、D.komaii。   以实验得到的钝头蛇科线粒体基因cytb的全部单倍型,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序列(这些序列涵盖了现生蛇类所有的科),共183条序列构建Bayesian树和ML树,观察钝头蛇科的单系性。结果表明,在BI与ML系统树上,钝头蛇科的单系性得到很好的支持(后验概率1.00;bootstrap值97%)。钝头蛇科处于新蛇亚目较基础的位置,为较原始的新蛇类。系统关系上靠近蝰科与闪皮蛇亚科。Pareatidae与美洲食螺蛇类(Dipsadidae)不构成姐妹群,所以二者并没有共同的祖先,它们是对森林环境以及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适应的异源趋同演化类群。   根据分子钟理论,以真蛇亚目与盲蛇亚目的分歧时间,以及蝰科与游蛇科和眼镜蛇科的分歧时间,作为两个化石校正点。以线粒体基因cytb序列构建钝头蛇科部分种类的松散分子钟。依据分子钟结果及钝头蛇科各类群的分布格局,我们得到钝头蛇科历史生物地理的如下推断:   早在在4千3百万年前始新世,钝头蛇科即分化出来。4000万年前的大陆缝合,导致大陆面积增加,大陆性气候加强,这可能是钝头蛇类南洋种组和Duntouus在3300万年前分化的主要原因。自2500至2000万年时间段的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山的强烈隆升,导致了Duntouus中分布区靠近喜马拉雅的钝头蛇类和其他地区钝头蛇类的隔离。而在此期间亚洲内陆的日益干旱可能导致了随后的Duntouus中南部的华南种群(缅甸种组)和北部的西南种群(中国平鳞种组+猫儿山标本)的分化。1600至1400万年间青藏高原的在东西向加速生长,南岭和武陵山区应在此期有较大幅度的抬升,导致了了广西猫儿山标本与北部的中国平鳞种组的分化;大致同期,台湾钝头蛇种群与大陆钝头蛇种群隔离。1000至700万年间,青藏高原发生了有可能是最强烈的一次隆升事件,而云南高原在此期间也应发生了相应的强烈隆升,缅甸种组中分布于云南高原的云南钝头蛇与高原周围的钝头蛇类在此期分离,开始了独立演化;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钝头蛇被隆升邛崃山系所隔开始了分化,最终形成中国钝头蛇和平鳞钝头蛇。   关于青藏高原最强烈的隆升,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从3.6Ma开始的的青藏运动才使整个青藏高原不断地和阶段式地上升,最后达到当前世界屋脊的高度。另一种观点认为青藏高原主体部分在大约8MaB.P.前后可能加速隆升了1000~2000m,已经达到或超过现今的高度,导致了季风的增强和内陆干旱化的发生。在我们的研究结果中,并没有对应于360万年左右的分化事件,而青藏东缘、云南、台湾等三个地区都有对应于800万年前后的分化事件,我们的结果支持后一种观点。   关于台湾岛的形成,我们认为,台湾原为印支大陆的一部分,中新世中期(约1400万年前)的强烈构造运动导致其与大陆脱离,裂离的台湾小陆块载着生活于其上动植物类(包括钝头蛇),被推覆到现今的位置。约700万前年左右,由于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中央山脉崛起到相当的高度,导致台湾北部与东部钝头蛇的分化。
其他文献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无论是通信系统还是雷达系统,都希望能够构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中频接收系统,从而可以通过软件来定义硬件平台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黑河流域是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也是一个能够全面反映我国内陆干旱区自然生态景观全貌的代表性流域。在黑河流域,上游山区(祁连山)是水资源的形成源区,中游人工绿洲
平板玻璃的激光切割技术是一项很有前景的加工技术,它优于传统的玻璃切割技术,必将成为将来玻璃工业加工的主流。本文旨在研究激光与平板玻璃的作用机理,着重讨论了激光与玻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符合IEEE 802.11a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的产品已经成功的市场化。IEEE 802.11a采用OFDM作为物理层接入方式,规定了物理层(PHY)的详细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易感的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配、基因重组等因素,新型禽流感病毒(如H5N6,H5N8,H7N9等)不断出现并反复暴发,造成大量家禽
目前,嵌入式技术的正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过程控制、通讯、仪表、消费类产品等领域。其中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尤为突出,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如Linux和μ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而缺血性卒中占了脑卒中的60%~70%,目前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不尽人意。近年来,研究者
磷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也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的“磷源”与“磷汇”,对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着重要的影响。Fe-P和Ca-P是沉积物磷的
阿尔泰山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部,拥有独特的动植物群落,属于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生物地理区。一直以来,阿尔泰山地区的野生动物调查主要集中在东部,西部缺乏系统的实地科学考察,野
本文在数字调谐器产业化项目基础上,给出了应用于宽带的锁相环中低抖动和低杂散鉴频鉴相器和电荷泵的设计,同时分析其对于锁相环路的影响,从而在环路基础上对鉴频鉴相器和电荷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