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分析了杂交鹅掌楸扦插繁殖与外源激素、内源激素和C/N 值的关系,不同种源鹅掌楸实生苗及杂交鹅掌楸扦插苗的年生长规律。研究结果如下: 1. 不同激素处理对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情况的影响外源激素处理后,提高了杂交鹅掌楸春季扦插插穗生根率,生根性状得以改善,其中以NAA+BA处理为最优。扦插生根过程中,处理与对照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不同,生根率和生根时间接近的NAA 处理和NAA+IBA处理其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相似,NAA+BA 处理后内源激素变化更为活跃。IAA、ZRs 和iPAs 共同对愈伤组织的形成起作用,GA4 则对根原基的形成起作用。所有激素处理都不能降低ABA含量,但会使ABA 含量变化更为活跃。NAA+BA 处理降低了IAA 含量,但使iPAs 和ZRs 含量显著增加,并促使iPAs、ZRs 和GA4 含量顶峰提前到来,这是NAA+BA 处理后插穗生根能力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2. 不同无性系夏季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研究了4 个不同生根能力的无性系夏季嫩枝扦插生过程中5 种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早生根和高生根率的n4 无性系其皮部IAA、ABA、iPAs 和GA4 水平在第13 天根原基大量发生时到达顶峰,第19 天就已生根,生根后4 种激素含量都保持较低水平。ABA 含量一直保持高水平可能是其它3 个无性系难生根的原因。3 不同无性系扦插生根情况及其与内源激素和C/N 值关系杂交鹅掌楸无论是春季扦插还是夏季扦插,生根率都不高,且无性系间生根能力差异显著。对无性系生根能力的总体评价可用主成分分析法,用此方法发现排位靠前的无性系生根率和各项生根性状俱佳。无论是春季扦插还是夏季扦插,生根率与IAA/ABA 值、C/N值均不相关。相同无性系春季扦插和夏季扦插成活率也不相关。7 年生采穗母株萌条扦插成活率高于2 年生扦插苗植株上部枝条,是因其有较高的C/N 值。4 鹅掌楸实生苗和扦插苗年生长动态金平种源鹅掌楸实生苗在成活率、生长期和苗高等方面优于庐山种源,但是地径相似。苗高和地径生长过程呈现“慢-快-慢”的“S”型的生长节律,生长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为此可把生长过程划分为4 个阶段。杂交鹅掌楸扦插苗苗高年生长过程呈现:“慢-快-慢-快-慢”的生长节律,总体呈“S”型,生长规律可用Logistic 方程拟合。可把高度生长过程划分为5 个阶段,一年中出现两个生长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