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异端:中国古代文论“狂”范畴之浅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范畴在中国文学史及文论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狂”常见于作家气质、作品风格、审美品鉴以及创作过程等诸多方面。由于“狂”范畴偏离了封建社会正统的美学规范,经常受到贬斥,因此历来只是零散地出现在古代文艺家的理论视野中,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本文试将历代文论中有关“狂”的各种论述进行梳理,对其进行初步归纳辨析,以便进一步明确这一久被忽视的文艺理论范畴。 本文共分引言、正文、余论三部分。引言提出选题原因以及选题意义。正文从文献扒梳和理论归纳两方面进行阐述,分为三节。第一节 “狂”范畴的确立与发展。本节以时间为线索,从历时角度对“狂”范畴进行纵向考察。首先,从语言意义及社会文化发展来看,“狂”是个内涵丰富、极具生命力的词语。作为范畴,“狂”最早体现在哲学人道领域,是一种与“中和”相对立的不合常规的悖逆行为。随着人们自我意识觉醒,“狂”的积极意义在各个历史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扬。其次,从文论角度来看,“狂”起初多被用于描述文人有悖于世俗常规的任意的思想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道德评判功能。唐代文论中,“狂”逐渐朝着审美风格方向转移。宋代《诗话总龟》“狂放”门的出现,标志着“狂”在文艺理论中获得相对明显的独立地位,正式成为美学领域中的一个范畴。该范畴在明、清文艺理论中进一步得到发展。第二节 “狂”在古代文论体系中的体现。“狂”范畴在古代文论中呈现出零散、复杂的面貌,本节以作家气质、创作状态、作品风格为基点,对“狂”进行归纳分析,从横向角度来探讨这一审美范畴的内涵和外延。第一,“狂”与作家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作家始终是评论的重点,与其他审美范畴比较而言,“狂”与作家之间存在着特有的密切关系,具体表现为:1.“狂”是作家身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气质;2.文人之“狂”可分为“病态之狂”、“进取之狂”、“放浪之狂”等多种形式;3.文人之“狂”在品德与风格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也在不断的推进对外开放,而且这种对外开放已经延伸到了中国证券市场。本文旨在研究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后,对我国证券
一、选题价值 巴人是中国古代深有影响的民族,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与丰富均有着
所谓成套设备是指为了完成某种机能而将机械、装置及有关其他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的集合体。成套设备不仅仅是将从各个机器制造部门购买的设备装配成套,而且还包括有专利技术
本论文以手性荧光分析测试试剂为目标,根据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选择以蒽和吖啶为荧光母体,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适用于检测氨基酸和胺类的手性荧光试剂,并进行了分析测试试剂的
在现代微波无线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正朝着多载波、大容量、高速度方向迅猛发展,通信系统对射频部件的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功率放大器,其线性程度将直接影响系统的
《歧路灯》"把"字句可分为工具式、处所式、处置式、否定式等几类;融合式"把"字句、"把"共管多个宾语及"把"后谓语动词的消失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歧路灯》里
发展热电联产、实现集中供热是一项公益性工程,是城市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 本文将洛阳市东区作为规
译员作为文化间沟通的桥梁,在推动文化间相互了解方面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同时也提高了对译员素质的要求。本文认为
频率合成器是现代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电子系统性能的关键设备之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系统对频率合成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低相位噪声、高频谱纯度、高
人类近现代史就是人们利用知识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历史,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各种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提供给人们越来越多的价值选择的领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