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感染者肝组织学特点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详细分析慢乙肝感染者肝组织学特点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找出与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关系最密切的临床指标,用这些指标建立一个能同时预测明显炎症死和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的简单预测模型,为传统的肝穿刺活检提供简便的非创伤性替代手段。方法:将826例慢乙肝感染者随机分成建模组(547例)和验证组(279例)。分析慢乙肝感染患者的常规临床指标和肝炎症坏死分级与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Spearman相关分析找出与之关系最密切的临床指标,将这些指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建立预测模型。用ROC等方法验证和比较该模型与AAR、API、APRI指数、S指数以及Mohamadnejad模型在验证组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在炎症坏死分级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中,HBVDNA载量与炎症坏死分级有关,中载量组(10~5≤DNA<10~7组)程度最重,其次为高载量组(HBVDNA≥10~7),低载量组(<10~5)组则最轻,而HBeAg状态、年龄、病史长短、反复肝功异常、乙肝家族史则与炎症坏死分级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关系。诊断明显炎症坏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最大的是谷氨酰转肽酶(GGT),为0.803,Spearman相关系数r=0.475;其次是透明质酸酶(HA),AUROC为0.770,r=0.410~。在纤维化分期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中,HBVDNA载量和年龄与纤维化分期有关,中载量组(10~5≤DNA<10~7组)明显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比例较高,年龄大于30岁者比小于30岁者发生早期肝硬化的比例增加。而HBeAg状态、病史长短、反复肝功异常、乙肝家族史则与纤维化分期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关系。诊断纤维化分期最好的指标是HA,其诊断明显纤维化AUROC为0.789,r=0.497;诊断早期肝硬化AUROC为0.833, r=0.467。由GGT、HA、血小板(PLT)以及白蛋白(Alb)四个常规指标组成的IF指数(IF指数=GGT×HA/(2×PIT×Alb)判断建模组中有无明显炎症坏死、明显纤维化和有无早期肝硬化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ROC分别为0.843、0.806、0.813,预测验证组中AUROC相应为0.833、0.813、0.772。其他各指标组合模型对有无明显炎症的判断中Mohamadnejad模型预测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AUROC为0.780;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中S指数具有较好的表现,而AAR、API、APRI、Mohamadnejad模型诊断明显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AUROC值则均低于0.700。结论:由常规临床指标组成的简单预测模型—IF指数,预测慢乙肝感染者肝脏炎症坏死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便于临床应用,可明显减少肝组织活检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真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
用双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动电位扫描等电化学技术和红外光谱法系统测定了现场红外镜反射式电解池中的薄层厚度,电化学特性和光谱特性。结果表明,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中的电解
根据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意外伤害乃青少年致伤、致残的常见现象。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
CP定律是近些年来在科学哲学等领域十分火热且具争议性的课题,已发展出多种解释理论,然而它在学术领域的起源却是经济学领域,本文首先对CP定律的不同研究分支进行梳理,之后在
殷仲春,字方叔,因慕唐王绩之为人,故又号东皋子,渐江秀水人,为明末医家。博学多识,尤精医理,治病多有奇效。生平落落寡合,不阿权贵。晚岁隐居于城南,并修筑葆楮厂,栖老其中,
妇女解放迄今为止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在家庭领域却进展缓慢。现代女性在投身职场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家务活动,导致"蜡烛两头烧"的困境,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针对现代女性所
设计了一套低温拉伸夹具,并用其测试了环氧树脂/S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室温和77K环境下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拉伸夹具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很好
省训团是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