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书书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553152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嘉时期,碑渐兴、帖渐衰。在碑、帖的一兴一衰之间,帖学一脉中,钱塘梁同书久负盛名,名震宇内。梁同书作为清中期帖学的代表书家之一,终其一生实践帖学,未有受碑学之影响。这一现象在清中期书法发展的客观背景下是十分独特的。可以说,梁同书是研究清代帖学,尤其是清中期帖学问题所不容忽视的一位书家。因此对梁同书书学思想进行研究是极其必要的,亦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梁同书书学思想的研究主要基于其著作《频罗庵遗集》卷九之论书部分,卷十、十一、十二、十三之书法、绘画、刻帖、碑版及若干诗集题跋,以及卷十六《笔史》。其中卷九之论书部分对于梁同书书学思想的研究最为重要。梁同书的书学思想观点新颖、自出机杼。他由形而下的学书次第、临摹、择笔诸问题探讨学书的方法,进而上升至“意”的生发与追求。其书学思想是一个从下到上,体系化的书学理论。尤其其重己意、用软笔等观点,与当时其他书家相比,不仅具有强烈的个性,更具有可操作性。梁同书的书学思想体系中,实践最为重要。其书学思想中有关形而上的思考即是建立在其自身的实践上。其书学思想与其书法实践互为表里,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状态。另外,对前辈书家的学习亦是其书学思想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颜、柳、米、董”诸先贤的最终目的是求“己意”。这可以说是对当时帖学囿于董书束缚的一种解放。梁同书的书学思想体系,不仅是对清前、中期书学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反思,也是清代帖学内部最后一次体系化的集中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对梁同书书学思想的梳理,来探求梁同书书学思想的要义,以期从中窥得其与清中期帖学的交合及其对清中期以后帖学发展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得以恢复,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已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补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以江苏省民办高校为例,阐明
时间-压力型流体点胶技术在半导体封装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利用压缩空气将一定量的粘接剂(流体)挤压到基板或芯片上,以实现芯片和基板之间的粘接。由于点胶过程涉及到气
如今我国冶金工业高速发展,冶金过程需要的铝和铁的消耗量也随之上升,国内铝和铁越来越供不应求,进口量越来越大,因此急需开发高铁铝土矿。高铁三水铝石型铝土矿虽然在我国储
研究目的研究Galectin-3(GAL-3)在胰腺星状细胞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和浸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胰腺癌新生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旨在部分阐明Galectin-3在胰腺癌进展中的作用,以
遗传算法是一种迭代式的智能优化算法,其具有鲁棒性、并行性、自适应性和收敛速度快等特点,在图像分割应用中常用来帮助确定分割阈值。本文首先较全面地介绍了遗传算法,主要
易位句是汉语口语交际中一个常见的语法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入手对易位句进行考察和研究。在句法平面,对易位句的先发部分和后续部分分
为呼应时代要求,促进现代高中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的政治教学也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制定更符合现代社会以及教改委要求的新方案。根据笔者的实际教
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再现,它通过塑造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类的生活状态。人物形象的塑造对纪录片的成功与否有着巨大影响。要塑造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必须要选
土地资源历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基本源泉,土地利用是人类为获取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但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