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身虫亚科和中国的盾腹虫属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身虫亚科隶属于单殖吸虫纲,钩铗虫目,双身虫科,可分为双身虫属、拟双身虫属、真双身虫属、华双身虫属和侧孔吸虫属5个属,主要寄生于淡水鲤科鱼类的鳃部。盾腹虫属隶属于吸虫纲、盾腹亚纲、盾腹科,可寄生于软体动物、硬骨鱼类和龟鳖类,是寄生扁形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对双身虫亚科和我国的盾腹虫属的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 利用真核生物通用引物扩增并测定9种双身虫(17个样品)的ITS2 rDNA序列,同时收集GenBank数据库中的双身虫种类的ITS2 rDNA序列,根据这些序列分别采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子证据支持华双身虫属、真双身虫属和前侧孔吸虫属的分类地位,而双身虫属和拟双身虫属并非单系群;本研究所分析的双身虫属的种类与来自欧洲的拟双身虫属种类聚为一枝,而来自中国的拟双身虫属种类单独聚为一枝,而根据遗传距离值和系统树的拓扑结构,来自欧洲的拟双身虫属种类应还原到双身虫属。这样,则双身虫亚科的五个属都单独聚为一枝。拟双身虫属处于系统树的基部,与其它四属相比具有最大的遗传差异。此外,鳊拟双身虫、飘鱼拟双身虫、马口鱼拟双身虫和江西拟双身虫与餐拟双身虫的ITS rDNA的序列差别很小,表明它们可能是同物异名,但这些还需要更多的形态学的证据。鳙前侧孔吸虫和有害前侧孔吸虫存在同样的问题。 以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为分子标记,分析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域和不同宿主的盾腹虫属种类的分子变异,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重庆盾腹吸虫与似螺盾腹吸虫的序列差异很小,且聚为一枝,支持率很高,说明前者可能是后者的同物异名。系统树支持三个具有高支持率的主枝,分别对应似螺盾腹吸虫、饭岛盾腹吸虫和贝居盾腹吸虫。似螺盾腹吸虫和饭岛盾腹吸虫亲缘关系较近,形成姊妹群;贝居盾腹吸虫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位于系统树的基部。
其他文献
比况结构“像类词+X+一样”是现代汉语常用的一类句型,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和语义的丰富性,使得该句式不仅是当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更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界关于“像类词+X+一样”的本体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也有部分学者关注了比况结构整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而对于比况结构的常用句式“像类词+X+一样”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尚不够充分。因此,我们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第一,
学位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剧变,个体情绪起伏大,行为易冲动。近年来,青少年自我伤害事件的报道频频出现,且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这是由于他们缺乏生命意义感,没有清晰的生活目标和使命感,所以漠视自己的生命。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是通过寻求和探索生命的意义来帮助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不仅仅只关注预防青少年自杀、自伤、心境障碍等消极层面,更注重提升青少年情绪智力水平、发挥自我的潜能和
学位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印发,2019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以及中国地图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依据2017年版地理课标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地理课标是地理教材编制的依据,但教材编写者受其经验的影响,编写理念有所不同,使得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的结构、内容的选取和编排等存在差异,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而对
学位
野生型变铅青链霉菌具有一种不同于甲基化修饰的新型DNA硫修饰系统,使DNA在电泳时易遭到氧化双链切割而导致降解(Dnd, DNA degradation)表型(Zhou et al., 1988, 1994, 1999)。己证实该菌株染色体上一段8.3kb的区域与Dnd表型有关,序列分析显示该区域包含了3个ORFs—dndA, dndB和dndC(Zhou et al., 1999;李爱英,200
学位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是城市土地投入与其空间经济产出协调状况的重要反映。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的日新月异,地理要素流动的速度、方向和范围都大幅改变,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区域间的资源流动而存在着空间关联,促使地区间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网络。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区域一体化纵深发展战略中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之一,探究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与特征有利于实现城市群优势互补、
学位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显得格外重要。许倬云所著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讲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该书的二三章重点描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及古代神话传说,对此部分进行英译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在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文本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专有项,这成为了翻译中的难点。如何选取恰当的翻译方式能够最大展现原文文化并且为目标读者所理解,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
学位
纪录片具有真实与深度的特征和跨意识形态、跨文化、跨民族的属性。因此是促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纪录片也在“走出去”。但事实却是,海外观众最终接收到的、纪录片传达的信息与国内观众接收到的并不相同,很多都“改头换面”甚至“面目全非”。本文以《中国医生》这一纪录片作为口译交传模拟实践材料,以期加深国际社会对现下中国医生这一行业的了解和尊敬。本纪录片风格写实,直观地纪录患者和医生的对话场
学位
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下文简称《等级划分》)为依据,从收录数量、类型、词性标注、英文释义、复现次数几个方面对《HSK标准教程》与《发展汉语》的兼类词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本教材在兼类词编排上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为更有针对性地掌握兼类词的使用状况。笔者通过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考察教材中高频动名、形名兼类词的偏误问题,从教材编排、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学习者
学位
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创新领域的投入和促进高质量创新产出等重要任务已迫在眉睫,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要通过政策引导,而其内在的动力来源是企业。由于企业创新自身的高风险、高投入、收益滞后以及外部性等特征会导致创新市场出现市场失灵,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的创新政策从制定到执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因此,研究当前我国经济转型中寻租的前提下,主要创新政策工
学位
反问句是汉语疑问句中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一个小类。“什么”反问句是特指反问句中的一种,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笔者在澳大利亚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教师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汉语学习者对“什么”反问句了解并不多也不太会使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文拟通过对澳大利亚汉语学习者使用“什么”反问句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汉语学习者、汉语教师、教材和大纲编写等方面分析制约和影响澳大利亚汉语学习者学习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