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用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特性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69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絮凝剂(Bioflocculants)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絮凝沉淀性能,安全、无毒,易于生物降解。由于其克服了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在使用安全和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所以研究和开发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采用常规的分离、纯化方法,从雅安市生活污水沟的活性污泥和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基地养殖池淤泥等处分离筛选出9株产絮凝剂的菌株,复筛得到1株絮凝活性较高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初步鉴定为不活跃大肠杆菌,定名(Escherichia coli inactive W2)。以Escherichia coli inactive W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份及其用量对该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影响,同时对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以及处理水产养殖水体进行了研究。 实验表明,培养基的成份及培养条件对菌株Escherichia coli inactive W2产絮凝剂具有重大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子实验发现,淀粉是菌株Escherichia coliinactive W2产絮凝剂的良好碳源;脲和硝酸钠有利于絮凝剂的产生;培养基中加入酵母膏和牛肉浸膏反而不利于絮凝剂的产生;培养基的初始pH值对菌株W2产絮凝剂的影响最大;根据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产絮凝剂优化培养基组成为:淀粉25g/L,脲1.5g/L,K2HPO4 0.5g/L,FeSO4 0.01g/L,MgSO4 0.5g/L,NaC10.5g/L。适宜的培养条件是:pH值7.0,温度为28℃,摇床转速120r/min,培养时间72h。 对Escherichia coli inactive W2所产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实验发现,W2絮凝活性由细菌细胞表面物质产生,絮凝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菌表面。本实验中二价阳离子对絮凝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Ca2+助凝效果最好,其中最佳的投加量在0.2-0.3mg/L;对高岭土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2mL/L,优于文献报道值;pH值对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影响很大,在pH4.0~7.0时絮凝活性基本不变,超过7.0时絮凝活性迅速下降。另外对Escherichia coli inactive W2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菌体絮凝剂对鱼类和小白鼠没有毒性,是一种安全无害的絮凝剂。 对Echerichia coli inactive W2所产絮凝剂絮凝处理水产养殖水体的研究表明,该微生物絮凝剂在较短时间水体的透明度得到很大的改善,CODcr值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因此,在水产养殖水体水处理中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对现如今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探讨了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举措,包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语音教学趣味性、注重资源与交际对策的指导等.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实行,现在教育论认为: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在于普罗大众所生活的客观世界,因此教育必须回归客观世界.这种教学观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更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小学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个人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小学是学生
(四)冬虫夏草的培育 冬虫夏草是由虫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属昆虫幼虫体内而形成。冬季菌丝侵入虫体,吸取养份,使幼虫全身充满菌丝而死亡,夏季自虫体头部生出于座。露出土外。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普遍存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是与其他文化学科同等地位的学科,其教学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迈进,直接导致了新课程的改革与理念在现今的教育中受到了重视.因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势必要与新课程理念发生冲突,致使部分教师不能正确领会新课程理念,并影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一英语教学中,在提升学生答题能力的基础上,还应从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学习
做好对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研究,能够为提高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效果带来积极作用.文章先阐述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之后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法予以探讨.
以淡绿叶标记基因系IGM19与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89025杂交,再用8902S回交1次,通过多代选育获得了带淡绿色叶隐性标记性状,且育性转换特性与8902S明显不同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M2S。在杭州(30°05’N)自然条件下,M2S具
广告主:厄瓜多尔红十字会广告代理:麦肯基多厄瓜多尔创意点:正面人像分割出的侧面像用红色,使人联想到血,巧妙的阴阳面人像叠影看似俩人,实是一人,鲜明而直接地诠释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