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荷态离子引起的富勒烯离子的碎裂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里昂第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里昂第一大学原子物理平台上,采用静电离子阱技术,我们在三个激发能区内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与富勒烯作用后C<,60><3+>离子的稳定性及其碎裂方式.在56 keV的Ar<8+>离子与富勒烯碰撞中,当碰撞参数很大时,稳定的C<,60><3+>离子被一个静电离子阱俘获,储存一段时间后存活的离子被探测器测量,实验结果显示C<,60>(r=2~5)离子的损失主要是由于与剩余气体发生电荷交换,其相对于碎裂衰变过程的寿命大于400毫秒.在擦边碰撞过程条件下,研究了处于低激发态的C<,60>离子在20微秒内蒸发C<,2>分子的过程.基于考虑了热辐射的统计模型,给出了碰撞产生的C<,60>离子的激发能的分布.随着碰撞参数的减小,当入射离子穿过C<,60>分子时,由于电子阻止使C<,60>离子处于高激发态.通过测量发射电子数目,实验上确定了C<,60>离子的初始电荷态,本工作分析了高激发态的C<,60>离子碎裂前的电荷态与入射离子速度之间的关系,发现C<,60>离子的碎裂方式只与它的初始电荷态有关,而与入射离子速度无关;同时,发射电子的个数可以用来表征C<,60>离子的激发能的大小
其他文献
近20年来,随着锁模技术和CPA(啁啾脉冲发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超短超强激光条件。目前,激光振荡器已经可以直接输出短于5fs的超短激光脉冲;而目前最高的激光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通信数据容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空分复用技术(SDM)作为下一代突破光通信容量最有潜力的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SDM技术主要分为少
本论文的研究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引子。简要介绍了自旋结网圈目前的研究现状、背景及论文写作的总体布局。 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前奏。简单介绍了量子引力的基
本文在膜世界模型的框架内讨论了宇宙学的4个问题,即膜世界模型的暴胀吸引子,广义DGP膜上的暴胀,非镜像对称广义DGP膜世界量子产生和带有一个bulkGauss-Bonnet修正项的DGP模型中
本文研究了噪声谐振子中的两个噪声变量及其相关的随机动力学效应。其中的简谐速度噪声是我们提出并应用的一种新噪声,这种结构的热浴可以导致弹道扩散和新奇的棘轮效应,是本文
随着超短超强激光技术和激光聚变的飞速发展,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的内容也愈来愈丰富,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中。当激光脉冲聚焦强度超过1018W/cm2,其电场超过1012V/m,电子在光
非局域孤子是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存在的众多孤子的总称。非局域孤子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系统的非局域程度的影响。非局域响应函数是非局域程度的表征,其表达式取决于实际
近几年,随着纳米光子学的发展,微米和纳米尺度周期性微结构特殊的光学性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金
本文以热核聚变等离子体为背景,以数值模拟为手段,求解了含准线性扩散项和相对论碰撞算子的二维Fokker-Planck方程。文中系统地介绍了低杂波驱动电流的机理、双波协同(LHW+IBW
本文使用声学研究的方法:1.对于火箭燃烧室内的声学模态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对作为不稳定性抑制手段的声腔的声学特性进行了探讨.得到了燃烧室及声腔共振频率的理论公式.2.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