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向来较为注重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育方面有所忽视,由此带来的不端表现与不良影响正在逐步为人们所关注与讨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育应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应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因而笔者对我国当代研究生学术道德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现状,并在剖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帮助高校培育研究生学术道德。本文分为引言与正文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释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从学术道德的概念界定、研究生学术道德的主要表现、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得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对相关概念的清楚认知是开展问题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正文第一部分笔者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首先厘定了学术、道德、学术道德以及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概念,进而对学术不道德、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这几个常见的但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辨析与区分,并指出了对于一般学术道德而言,研究生学术道德具有的两个特性,然后整理归纳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五个构成要素与三个具体规范。在本文研究已划定好概念范围的基础上,笔者继而阐释了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的必要性与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首先从个人、高校、社会三个层面阐释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必要之处,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化与外化理论和心理学的归因理论作为本文主要的理论依据,用作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分析与支撑,接着把国家与高校出台的学术道德方面的规章制度、各类见诸报端的学术道德负面新闻及其处理结果、部分高校与科研机构上线的学术诚信网站等现实举措,作为高校培育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实践依据。如果说理论依据主要用作问题成因分析的话,那么实践依据主要是为后文的对策思考提供借鉴。为深入了解与把握当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状况,笔者进行了实证研究,即本文的第三部分。一方面对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进行了访谈,另一方面借助已有的且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真实性的问卷调查数据,再加之一些新闻案例,将三者结合起来得出了我国当代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是“喜忧参半”的结论,先指出了可“喜”之处,继而着重分析了存“忧”之处,即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存在的问题。在这一部分笔者还归纳整理了五个可能会由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归因理论剖析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出现问题的内外因:内因即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个人价值趋利下的学习投入不足、能力不足加上压力过大、诚信意识与自律意识缺乏这三个内因;外因即研究生个体之外的成因,笔者从导师的律己与律人上的不到位、高校相关教育与机制存在问题、社会浮躁风气与学术出版界有不正之风三个层面进行外因剖析。对成因的详细剖析是为了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因而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便是笔者对如何有效培育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对策思考。从高校层面出发,在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升研究生个人学术素养与道德修养、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学术道德培育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学术评价、监督、惩处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对策。对高校德育研究者而言,探索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可行对策是一个不断深入与强化的过程,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