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帧间变化向量的步态识别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特征识别是一种利用人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不同于脸像、指纹及虹膜等生物特征对于近距离等条件的苛刻要求,步态可以在远距离低分辨率下检测并度量,且难于伪装和隐藏,没有侵犯性,使其成为视觉监控领域中最有潜力的生物特征。随着机场、银行、商场、军事基地等安全敏感型场所对大范围视觉监控系统的迫切需求,远距离的身份识别研究近年来引起了计算机视觉研究者们的浓厚兴趣。当前步态识别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它主要是利用人的走路方式来识别人的身份。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视频序列中的步态信息发掘出来,并利用它进行身份识别。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综述了国内外步态识别研究的现状;针对当前主流的步态识别算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将影响步态的因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探讨了步态识别的发展趋势。2)归纳总结了当前主流的运动检测算法,并实现了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运动检测算法和基于Bayes模型的运动检测算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性能比较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针对Bayes算法的更新局限性,将种子区域增长引入到运动检测中,极大地改善了Bayes检测算法的性能,为下一步的步态特征提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提出了步态识别的框架,并采用第三章提出的改进算法进行人体特征的提取。通过将一个周期内的人体步态的外轮廓按顺时针展开,把人体表示成一维距离信号。并采用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技术将人体外轮廓由300维降低到10维,通过进一步提取IVV(Interframe Variation Vector)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达到了较高的识别率。
其他文献
最优化问题是人们在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优化目标个数的不同,最优化问题分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和多目标优化问题两种。   粒子群算
随着整流设备的大型化和复杂化,整流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日常维护也变得十分复杂,对现场维护技术人员的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所以,采用远程维护技术实现整流装置的故障诊断和
实际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多变量耦合现象,为了实现其精确控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系统模型的准确性问题,相比传统的系统辨识方法,本文采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智能辨识方法,以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是一种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新颖成像技术。它将测量电极放置在被测物体的表面,以电流或电压的方式提取测量电信息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比相同功率的异步电机更加精简,而且由于其转子上没有金属导体绕组,所以它的内部损耗和发热情况大大降低。这些优点使得永磁同步电机在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将研究的焦点放在永磁同步电机的本体及其控制方法两方面,并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近些年来,随着电机控制专用芯片的出现和功率器件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一些智能控制理论的出现和应用,永磁同步电机已经逐步取
近代社会以来,农业依靠强大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跳跃式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智能化自动化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领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众所周知,作物的生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远程医疗特别是医疗影像的远程诊断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现在许多医院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DICOM网络传输医疗体系。构建一个满足中国市场特殊情
冗余机器手臂末端执行器的重复运动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可应用于焊接、喷漆以及装配等实际工程中。但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末端执行器在笛卡尔操作空间做重复运
传统的广播电视通常是非互动的,用户只在遵守节目时间表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服务,这种“按时服务”,缺乏“按需服务”的理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李幼平院士提出了共享信息的播存结构
车辆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状态监测和远程控制,现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不过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系统结构不够合理,这样就会约束系统功能的丰富。数据服务中心(DSC)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