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构成及耐药情况,为在临床工作中更好防治VAP提供指导。方法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ICU2010年10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诊断为VA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病原学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ICU同时期行机械通气≥48h的121例患者中,发生VAP者72例,发生率为59.5%(72/121),72例VAP患者病死率为66.7%(48/72),且发生VAP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72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7%(167/236),革兰阳性菌占18.3%(43/236),真菌占11.0%(26/236)。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居首、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分别为22.1%、17.0%、14.2%,革兰阴性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含p-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耐药率相对较低。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1.4%,且均为MRSA,革兰阳性菌耐药现象严重,但尚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5%,所分离出真菌对氟康唑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RICUVAP具有高发生率、高病死率特点;VAP病原学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为多重耐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含p-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相对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所分离出真菌均对氟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临床治疗VAP时应动态监测病原菌耐药性,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