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规划好的绿地空间随时都有可能改变。这种改变是提前无法预知的。例如事先预留的城市绿色设施用地往往在开发建设中被其他用地侵占,后期加建的城市开放空间不能与原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及开放空间形成体系,绿色空间难以适应周边用地性质的调整,绿色空间的弹性变化往往只针对某一特性规划层面等。这种改变时提前无法预知的,所以,为了应对这类突发式变化,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必须要有弹性规划。弹性理论是针对特定规划层面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并且能够有效结合不同尺度的规划设计,最终形成一种规划层面的战略性思维。主要是利用人工开敞空间来维持原生态环境物种和生态过程可持续发展,保护空气和水资源并提高社区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相互连接的巨大网络。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侧重于对自然系统所提供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的积极探究和转化,以期在传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创造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及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论文以绿色基础设施为理论基础,将城市规划弹性设计方法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弹性规划模式的道路。从城市规划弹性原则的视角对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开展研究,首先,提出研究的新角度,挖掘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弹性之间的切合点。从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弹性规划的基础理论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其次,在城市规划弹性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分析,通过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比,归纳整理出可借鉴的经验,从而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在我国城市设计实施中的有效应用和发展。最后,依据国内外案例的分析和梳理的结果,结合我国国情,针对现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弹性规划的发展、困境进行论述和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我国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规划与实施的对策,对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和有力的依据。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缘起,并结合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现状及对比,得出本论文的学术思想和研究侧重点,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第二章: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体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的关键问题进行基础理论归纳,譬如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内涵与价值效益等知识的梳理,进而得出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方法。第三章: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规模弹性与空间弹性。从弹性规划的理论与体系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的规模弹性、空间弹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依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弹性规划案例分析。本章节针对绿色基础设施列举国外、国内的城市弹性规划案例进行研究,并从对比分析中总结归纳出经验教训。为课题的理论策略提出实证。第五章:现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弹性规划的发展、困境及实施对策。本章节主要是结合时代背景,以“发展状况”——“存在问题”——“产生原因、未来趋势”——“实施对策”的线索来进行研究。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研究特色,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