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铃蟾肽样受体3(BRS3)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由于缺少内生配体,BRS3属于孤儿受体,导致其潜在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深入了解BRS3激活所触发的信号通路及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我们采用免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激动剂激活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动态变化,揭示了BRS3激活后引发的关键信号通路,并对选定的信号通路进行了实验验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铃蟾肽样受体3(BRS3)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由于缺少内生配体,BRS3属于孤儿受体,导致其潜在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深入了解BRS3激活所触发的信号通路及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我们采用免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激动剂激活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动态变化,揭示了BRS3激活后引发的关键信号通路,并对选定的信号通路进行了实验验证和生物学功能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采用人工合成的激动剂刺激BRS3过表达的HEK 293细胞(HEK 293-BRS3),收集不同刺激时长时的细胞全蛋白,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定量分析了细胞的蛋白质组变化。本研究共选用激动剂刺激BRS3后的五个时间点(1、2、4、8、12小时)进行研究,每个时间点分别进行了三次技术重复及两次生物学重复。经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证明得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是可靠的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实验中共鉴定并定量了1593种细胞蛋白质,包括在BRS3激活过程中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共465种(倍数变化≥1.50或≤0.66,p<0.05)。其中,在单一时间点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共319种,而在多个时间点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仅146种。对异常表达蛋白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RS3的激活可以对细胞存活、死亡和蛋白质合成以及m RNA翻译过程造成影响。本论文进一步揭示了BRS3激活过程中发生响应的关键信号传导通路,即雷帕霉素(mTOR)信号通路。在我们鉴定到的1,500多种蛋白中,共有21种蛋白质参与mTOR信号传导通路。通过实验监测mTOR信号传导通路的指示性蛋白在BRS3激活后的变化,我们证实BRS3的激活对mTOR信号通路具有促进作用,并可能进一步促进细胞的增殖。实验表明,在使用雷帕霉素抑制剂抑制mTOR的活性后,BRS3的激活引起的细胞增殖发生了逆转。本论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实验验证表明,BRS3的激活将触发关键信号通路并形成级联效应,从而促进细胞增殖。本研究率先建立的研究策略同样适用于其它GPCR孤儿受体的信号通路研究,增进我们对其未知功能的理解。
其他文献
BaTi2O5玻璃是无网格形成体氧化物玻璃体系中重要的一员,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特征一直吸引着大家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从玻璃形成理论和玻璃结构研究角度出发,BaTi2O5玻璃是一个很好的理论研究范本;从功能材料开发的角度出发,BaTi2O5玻璃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其退火单晶具有可媲美Pb Ti O3的优良铁电性,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复合功能材料。但BaTi2O5的玻璃形成能力较差,常规熔炼技术无法
具有特定尺寸分布和取向的反浸润纳米颗粒阵列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及催化性能,在等离子体技术、传感器和一维纳米结构合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处理参数方面,但反浸润基底也是影响颗粒分布和取向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即热处理过程中氧化物基底生长现象,在不引入额外组分的情况下,研究基底对反浸润颗粒的尺寸分布和取向的影响。本研究成果可为调控反浸润纳米颗粒提供新思路。主
低维材料有着不同于常规块体材料的新奇性质。现代半导体芯片已经可以达到10 nm以下工艺,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初露萌芽,人类社会即将进入“量子时代”,理解低维物理原理对于量子器件制作有着重要意义。当器件的物理尺寸与电子的费米波长相近时,电子的运动在某些方向上会受到限制,电子的能级由准连续能级变为离散能级,就会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会对材料的诸如超导性、热稳定性、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钛合金整体叶轮被广泛应在飞机环控系统离心通风机等透平机械上,其直径一般在150 mm左右,在沙尘、高温和高压等极端环境下工作,对加工质量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且钛合金为典型难加工材料,加工过程刀具磨损严重、加工效率低以及加工精度不易保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整体叶轮铣削参数优化,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研究了数控铣削加工过程物理仿真中最重要的物理量:铣削力,针对整体叶轮
复合化是提高金属材料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在金属基体中引入颗粒、晶须等高性能增强体,既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可以赋予金属材料本身不具备的功能特性。通过这种方法制备而成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备金属良好的韧性、可成型性等优点与增强体的高硬度、高弹性模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在实际使用中,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可能会在复杂的载荷工况下发生振动并随之产生噪音。复杂载荷工况导致的这些异常工作状态一方
胞嘧啶(cytosine,C)是核酸分子4种基本碱基之一,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核苷或核苷酸形式存在,游离状态的胞嘧啶很少。以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 S,BS)为例,绝大多数以游离胞嘧啶为前体的核苷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中会编码水解胞苷单磷酸(CMP)生成游离碱基的水解酶,但谷氏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产生菌的基因组中均没有类似的水解酶,其体内游离胞嘧啶的来源尚未阐明。本研究为探究谷氏菌素原
Dynamo理论是描述天体磁场被其内部的旋转导电流体诱导放大并维持的理论,它是迄今为止最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用以解释地球磁场产生的理论。在其被提出的近百年来,虽然大部分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但是人们依然还未完全理解dynamo理论的详细机理。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谱方法对dynamo理论中一种具有fast dynamo性质的典型模型ABC dynamo进行了数值模拟。在验证了可靠性后,对流动在完全对称情
异重流现象在自然界许多场合以及实际工程中存在。在气象学研究中,海风前锋、山地冷空气以及沙尘暴的研究属于空气异重流范畴。在地质学研究中,大陆坡上海底峡谷的形成以及雪崩现象也与异重流的形成有关。在环境工程中,有害重气体的泄露、海上油船失事等过程均形成异重流造成环境污染。在海洋工程中,入海口处的海水与河水的密度差引起的异重流速度快、破坏力强,对于该海域内的海洋工程的安装与作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采
随着我国北斗三号系统卫星即将发射完毕,北斗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将面向全球开启全面服务。作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重要一员,BDS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和美国的
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是引起病理性口臭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除产生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外,形成生物膜更是其致臭的关键。由于传统治疗口臭的方法存在复发率高、副作用较多等问题,益生菌等生物疗法逐渐被研究者们关注。本研究为了筛选在口腔中性p H条件下仍能有效抑制F.nucleatum生物膜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