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隐是晚唐五代的一位作家,在晚唐五代充满绝望的叹息声中,他以“忠义气节”为人生坐标,对晚唐五代的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无情的嘲讽,表现出高标的人格。但是在坎坷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张扬个性与顺应社会世俗之间徘徊,其生存充满着困惑与矛盾,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出桀骜不驯的个性;而且他也有着独立的思想,理想化的政治主张。但是他的政治主张的实现,须依附于社会。罗隐为了在科举中取得一席之位,迫不得已顺应潮流,四处干谒权贵,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是苦闷的,是张扬自己的个性呢?还是稍微收敛自己的个性,以迎合世俗社会?在科举考试屡遭失败后,他入钱镠幕府,个性稍微收敛了一些,但生存的困惑与矛盾仍存在着。 罗隐思想的主要成分是儒家思想。他忠于唐王朝,提出明君论,注重朋友之间的同道相应;同时道家思想也在他的身上发生作用,他以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观照现实,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主张无为而治。在罗隐看来,儒家思想是终极目标,道家思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罗隐的诗内容广泛,有对自己不平身世的倾诉,有对广大士子不幸命运的同情,有对晚唐五代不合理现象的揭露与讽刺,有对社会问题的思索与主张。其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以皮里阳秋的春秋笔法加以讽刺;棱棱有骨;具宋诗特色;善用口语、俗语;运用移情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