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的发展业已使得跨文化的交流成为这个时代的亮点,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其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翻译工作者更肩负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本文旨在对文学异化翻译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虽然对于翻译人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从语言学的角度、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还有人类文化学、文学批评、审美学和社会词汇学的角度等等人们都发表了许多的论文,但是至今还没有一种能被广泛接受的涵盖所有文本的翻译方法。事实上,翻译是一种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尤其是面临文学翻译的时候工作更是烦杂。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有一些相关的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文学方面的翻译,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先生所提出的文本理论就是一例。纽马克的文本分类法对于翻译是有着实际用途的。虽然其理论是借鉴Büler的发明,但是纽马克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他将文本划分为三种功能类型即: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号功能。这样不同的文本就可以归属于不同的文本功能,从而找到相应的翻译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划定文学的文本类型从而找到与其相应的翻译方法。 长期以来,是否采用直译或者意译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界所关注和争论的课题。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争论的角度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也就是从直译和意译之争转移到归化和异化之辨。通过作者的仔细观察发现异化也许对于文化翻译是一种可取的翻译策略,虽然有许多的学者或全盘赞同异化或全盘赞同归化。同时作者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以证明其设想的可行性。希望此研究对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人们来说能起到一点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