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的主体已不仅局限于译者,读者的地位逐渐上升,已成为影响翻译过程的又一不可忽视的重要主体。接受美学提出的“读者中心”强调读者的接受与期待,对翻译中译者与读者的主体间关系处理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元发展的社会赋予了粉丝型读者区别于一般读者的独特性,以粉丝型读者为目的读者的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从接受美学视角对译者与粉丝型读者关系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对粉丝型读者的针对性研究,而且能够对研究翻译领域主体间性关系问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推动新媒介环境下的译者与群体型读者的关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主要研究了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对粉丝型读者期待的满足和促成原文作者、译者及粉丝型读者不同视域的融合,达到译者与粉丝型读者间的理想关系,最终达到译者预期的翻译目的。文章在接受美学的理论指导下,挖掘粉丝型读者的独特所在,提出译者与粉丝型读者间可能存在价值-阐释、阐释-期待和价值-期待三种关系模型,并特别指出了价值-期待关系模型的三个优越性,再以小说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的汉译本作为个案研究,从文本的选择、译者对原文本及粉丝型读者的尊重、粉丝型读者的期待对翻译的影响以及文化意识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应地分析和说明,通过归纳整合相关信息后认为译者通过自身主体性的发挥,能够在思想上与原文本和读者保持一致,在明确的翻译目的指引下到达原文本、译者和粉丝型读者不同视域的大融合,肯定了价值-期待关系模型在处理译者和粉丝型读者间关系问题方面的指导性和优越性。 本研究希望能对推动粉丝型读者的研究和处理针对粉丝型读者的文学翻译过程中主体间关系问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