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n A/Smads介导Mfn2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氧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an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卒中是全球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由于其发病快、并发症多、时间窗窄等原因,截至目前针对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案仍有限。因此,针对脑卒中过程中脑微环境的调节,以及卒中后神经、组织损伤修复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小胶质细胞是常驻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可响应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变化而改变其表型,发挥促炎或抗炎作用,影响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有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有助于神经退行性过程,这些过程由促炎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各种神经毒性因子的产生所导致。激活素A(Activin A,Act A)作为TGF-β超家族的成员在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研究显示,Act A/Smads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题组前期对Act A的神经保护作用也进行了系列研究,认为它可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缺氧损伤,并证实Act A/Smads信号通路是一个自限性正反馈环路,可放大Act A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其可否影响小胶质细胞极化方向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此外,作为活跃的高度动态的细胞器,线粒体能够通过裂变或融合来改变它们的形状和分布,以应对生理或代谢条件,实现细胞内和机体内的能量需求,维持机体平衡,这个过程叫线粒体动力学。其对于确定线粒体的形态和体积以使其立即适应细胞能量需求至关重要,机体多种系统发挥正常功能都有赖于其动力学的平衡。已有研究表示缺氧损伤中线粒体动力学参与了小胶质细胞因子的表达过程,分裂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诱导小胶质细胞促炎极化,推测线粒体融合、分裂的失衡会对小胶质细胞产生严重影响,控制融合分裂维持动态平衡可能对小胶质细胞的表型极化有重要意义。然而,小胶质细胞极化中的线粒体动力学发挥的功能作用仍未知。本研究通过对小胶质细胞建立体外氧糖剥夺模型以模拟体内缺血过程,探讨Act A/Smads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通过调节线粒体融合蛋白对小胶质细胞极化行为起调控作用的机制及其对神经细胞产生的作用,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新治疗思路和靶点。方法:1.采用CCK-8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凋亡检测BV2细胞OGD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对小胶质细胞M1、M2标志物进行检测,以及对通路变化的影响。2.采用Transwell小室建立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MDA、ROS、Western 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对体系凋亡、铁死亡GPX4、x CT、NRF2蛋白的影响。3.给予外源性Act A和转染小干扰RNA对Smad2进行敲降,用Western Blot检测干预效果以及通路活性变化,采用Western Blot、CCK-8、流式细胞术、ELISA、Western Blot、MDA、ROS检测Act A/Smad2通路活性对BV2及共培养体系的影响。4.Western Blot检测OGD损伤对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Opa1表达的影响,以及Act A/Smads通路差异活性对OGD损伤中Mfn1、Mfn2、Opa1表达产生的影响。5.对BV2转染小干扰RNA对Mfn2进行基因敲低,Western Blot、CCK-8、流式细胞术、ELISA、Western Blot、MDA、ROS检测Mfn2的si-RNA转染对BV2及共培养体系的凋亡、铁死亡的影响。6.利用生信工具gepia2、免疫荧光染色、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q PCR探究Smad2和Mfn2的联系,进一步确定Mfn2是否为Act A/Smads通路在OGD损伤中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方向的机制。结果:1.随着OGD时间的延长,BV2活力逐渐降低,细胞凋亡增加,BV2的M1标志物呈时间依赖性逐渐升高,而M2标志物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与通路标志物的表达一致,表明缺氧早期细胞Act A/Smads通路呈现短时程的保护机制以对抗缺氧损伤,但缺氧造成的损伤程度仍然随时间加剧。这种表现体现在共培养体系中PC12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和凋亡增加,MDA、ROS水平随OGD时间升高,铁死亡抑制蛋白表达降低。2.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给予外源性Act A后BV2细胞受OGD的凋亡损伤减低,细胞活力回升,Western Blot检测Act A干预促进了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敲降BV2细胞的Smad2则加剧了缺氧损伤,体现在M1标志物表达增加和M2表达降低,以及BV2的凋亡水平增加。共培养体系Western Blot、MDA、ROS、cck-8和流式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即缺氧损伤中Act A/Smads通路活性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3.OGD损伤中,Mfn1、Mfn2、Opa1表达与Act A/Smads通路关键标志物的表达正相关,外源性Act A的给予可增加BV2细胞中融合蛋白Mfn1、Mfn2、Opa1的表达,而敲低Smad2降低了融合蛋白的表达,提示Act A/Smads通路活性可影响融合蛋白表达水平。4.敲低Mfn2使M1型BV2比例增加,加剧BV2和共培养体系PC12的损伤,体现在细胞凋亡增加,活力减低,PC12铁死亡程度增加,表明Mfn2可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极化表型,对自身以及共培养体系产生影响。5.gepia2、免疫荧光染色、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q PCR等检测手段预测并验证了Smad2为Mfn2的转录因子,对其转录调控,表示Act A/Smads通路通过调节Mfn2的表达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极化行为,进而对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结论:1.成功建立小胶质细胞OGD模型和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模型,缺氧过程中Act A/Smads通路活性的改变调节BV2表型极化可对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状态产生影响。2.Act A/Smads通路活性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而对缺氧损伤中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表现在降低神经元ROS、MDA水平及增加GPX4、x CT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其可能是通过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3.Act A/Smads可影响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Act A/Smads在缺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Mfn2活性影响BV2的M2极化,进而对神经微环境产生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气体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检测污染气体成分、浓度的重要载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检测等领域。其中敏感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气体传感器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本论文以典型的n型半导体氧化锌(ZnO)为主体材料,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构筑出一系列形貌特殊、尺寸均一的异质结构。相比于纯ZnO气体传感器,基于这些异质结构制备的气体传感器不仅在对于特定目标气体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上提升明显,而且有效缩短了响应/恢复
近年来,在北海油田和墨西哥湾油田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均采用了基于声学各向异性假设的地震勘探方法来对油气资源进行钻探前的勘测工作。在这些已知的油气田中,目前已经基本探明了浅部常规油气藏的位置及储量,现阶段侧重于寻找页岩油气和煤层气等深部复杂储层中的非常规油气藏。就地震勘探而言,地震波在从地表激发点传播至这类深部储层的途中会穿越大量的沉积地层,其中诸如页岩地层、薄层以及天然裂隙系统等一些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苛的应用环境。在金属冶炼、能源勘探、航空航天等领域存在着高温高压、强辐射、强化学腐蚀、强电磁干扰等诸多类型的苛刻环境。如何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实现参数的准确监测和设备的健康评估是各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推动了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应对上述苛刻环境的传感监测中,光纤传感器以其耐高温、抗电磁干扰、易复用组网等优点,具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稳步上升趋势。目前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主要依赖超声影像指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但是FNAB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不仅对执行操作的医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还存在创伤较大、易出现穿刺路径转移和有出血风险等缺点。另外有约20%-30%的甲状腺结节存在因缺乏典型的显微镜下病理特征或处于
线粒体是维持心肌细胞功能最为关键的细胞器之一,通过调控细胞代谢、凋亡、氧化应激等维持细胞稳态,在心脏功能障碍等研究领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Sirt3作为线粒体基质中最为主要的去乙酰化蛋白酶,其调节代谢功能与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紧密相关。目前的研究认为,Sirt3参与了不同的心脏病理生理过程,但是其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现今已有的实验发现,Sirt3作为线粒体Sirtuins家族的一员通过调控抗氧化酶
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又称图形用户接口,如今遍布于各类电脑程序、移动应用软件和在线网站,是用户与软件程序之间交互的桥梁。优秀的GUI设计美观精巧且简洁易用,是一款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成功的关键。但GUI设计工作不仅非常耗时,还需要设计者持续保持创造力以适应不断更新的流行元素,即便对经验丰富的设计者来说仍充满挑战。而且由于目前各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壁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ty heart disease,CHD)。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CHD的病理基础。AS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其病变特点是血液中的脂质进入到动脉壁并沉积于内膜形成粥样斑块,进而引起动脉狭窄性疾病。AS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大麻二酚(CBD)是一种从大麻中提取的大麻素,具有非精神活性和广泛的治疗特性,包括抗惊厥、抗焦虑、抗精神病、抗恶心、抗风湿和关节炎等生物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然而,CBD对环境具有敏感性,如加热、光照和氧气时,可能会发生异构化、聚合或降解,阻碍了CBD在食品和制药行业的广泛应用。此外,口服CBD具有挑战性,由于其在胃肠道中的溶解性较差,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仅约6%。因此,构建递送体系
石油,水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储层多为孔隙介质。弹性波(声波)在孔隙介质中传播诱导电磁场的现象称为“震电效应”。这种现象与孔隙介质中的双电层结构和孔隙流体渗流效应密切相关。随着微弱信号检测和信号处理技术的提升,基于震电效应的勘探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震电勘探同时接收声场和电场信号,既反映地层的声学性质又反映其电学性质。震电效应测井同时将声源和接收器放置在井孔当中,在深度探测具有一定优势。本文
背景:香烟烟雾中含有多种公认的致癌物,与非吸烟人群相比,吸烟者罹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高。肺癌的发病率与吸烟密切相关。在我国大力倡导戒烟的背景下,吸烟或二手烟暴露诱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而既往对吸烟相关性肺癌的研究多为流行病学或临床研究,对于其相关的机制研究甚少,因此,本课题将在此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SIRT6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Ⅲ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组蛋白H3去乙酰化,在细胞增殖、衰老、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