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三大Cochrane系统评价推荐的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维普等,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时限为建库到2020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三大Cochrane系统评价推荐的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维普等,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时限为建库到2020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依据Cochrane质量评价表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基础资料、基线资料、干预措施资料及结局指标,如完全缓解率(CRR)、客观缓解率(ORR)、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各级毒副反应等,使用Rev Man5.4软件进行合并统计分析数据,探讨同步放化疗前应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结果:最终纳入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1333例患者,其中新辅助化疗组患者665例,同步放化疗组668例。对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显示:1.对新辅助化疗方案为TP方案的研究进行分层亚组分析后,提示同步放化疗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3年无进展生存率,1年OS[OR=22.75,95%CI:4.32~119.6,P=0.0002],3年OS[OR=2.61,95%CI:1.97~3.45,P<0.00001],3年PFS[OR=2.05,95%CI:1.57~2.68,P<0.00001]。2.对新辅助化疗方案为TP方案及剂量为“T 175mg/m2、P 50mg/m2”的研究进行分层亚组分析后,提示同步放化疗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R[OR=6.78,95%CI:4.3~10.68,P<0.00001]。但两组治疗的客观反应率相似,ORR[OR=0.62,95%CI:0.33~1.18,P=0.15]。3.毒副反应方面,(1)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当,轻度恶心和呕吐[OR=0.90,95%CI:0.70~1.17,P=0.45],重度恶心和呕吐[OR=1.19,95%CI:0.90~1.58,P=0.23]。(2)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组更易发生重度骨髓抑制,重度骨髓抑制[OR=2.92,95%CI:2.16~3.94,P<0.00001],而两组轻度骨髓抑制率发生相当,轻度骨髓抑制[OR=1.13,95%CI:0.63~2.05,P=0.68]。(3)两组轻度贫血发生率相当,轻度贫血[OR=0.86,95%CI:0.67~1.10,P=0.23],但对新辅助化疗方案为TP方案的研究进行分层亚组分析后,提示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增加了患者重度贫血的发生,重度贫血[OR=3.18,95%CI:2.28~4.44,P<0.00001]。(4)两组的重度腹泻发生率相当,重度腹泻[OR=1.25,95%CI:0.92~1.70,P=0.16],但轻度腹泻率方面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低于单独CCRT组,轻度腹泻[OR=0.64,95%CI:0.49~0.83,P=0.001]。(5)同步放化疗前新辅助化疗较单独同步放化疗,两组的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相当,轻度放射性膀胱炎[OR=0.86,95%CI:0.53~1.38,P=0.52],重度放射性膀胱炎[OR=1.33,95%CI:0.46~3.86,P=0.60]。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同步放化疗前采用TP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完全缓解率,毒副反应方面,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增加了患者的重度骨髓抑制及重度贫血的发生,但患者的轻度腹泻发生率低,两组的恶心、呕吐率、轻度骨髓抑制、轻度贫血率、重度腹泻率及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相当。说明新辅助化疗为TP方案时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防治重度骨髓抑制及重度贫血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喀什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常见病毒性病原体病原谱构成,为临床治疗及药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循证学依据;了解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流性特征及与其地区的差异;并针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个人一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因急性呼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途径行血管介入的穿刺成功率及所用时长、手术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在临床实践中经不同途径行血管介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放射科介入室于2018年3月-2020年8月行血管介入的患者1241例。术前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记录选择的穿刺途径、成功率及所用时间;所用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及出现并发症的类型及例数。按照手术途径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经肱动脉途径及经股动脉途径。采
目的:探讨BMP-7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在体外培养至第3代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到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和CD29,成脂诱导及成骨诱导检测细胞是否具有干细胞分化能力。用LV-BMP7-GFP结合体对BMSCs进行转染,评估绿色荧光蛋白G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水平表达变化,以探索其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早期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组),肝硬化患者(B组)及健康体检成人(C组)。进行检测各组间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点小鼠肝内泡状棘球蚴(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和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周围细胞增殖的情况。方法:从分别感染两种棘球蚴的肝组织内提取Eg和Em的原头节,进行清洗、杀菌、提纯、活性鉴定。建造小鼠肝内细粒棘球蚴和泡状棘球蚴病对比实验模型。配置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
目的:研究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PMI)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断为UA行PCI的患者422例。依据患者PCI术后24小时内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或肌
目的:比较置入相同型号的双J管后,坦索罗辛改善病人尿频、尿急、夜尿次数、疼痛的效果,及患者输尿管和双J管的比值对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科双J管置入的患者,于术后拔除尿管后第2天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后常规带尿管一天后拔除,第2天晚上完成量表)后嘱患者口服坦索罗辛0.4 mg,每晚1次,服用半月后电话随访评分,
目的:通过调查南疆3所代表性医院自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研究南疆胆囊结石的治疗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医护人员胆囊结石知识认知水平,探索是否存在“不合理医疗干预”,并进行现况调查。方法:选择分布在南疆地区3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现场。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收入院的胆囊结石患者,查看其病历,并收集信息(一般临床资料、就诊信息、病史、辅助
目的通过对我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将其危险因素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预设参数,结合南疆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数据建立预测模型,为预防和降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以及提高女性群体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在Pub Med、Clinicalkey、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Wan 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
目的:建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中筛选200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7天内进行观察评估,按照谵妄的评判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过度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血红蛋白、白蛋白、视觉模拟量表(VAS)、手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