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特性测量分析与治理对策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环境大气污染,采用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已 经达成共识。但由于高架轨道交通在城区要穿楼过市,两旁的学校、医院、居民 住宅楼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轨道交通噪声的干扰和影响。在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 中,噪声控制工程投资额(包括初期建设的投资和运营中为治理噪声的附加投资) 所占比例也甚为可观。可以说,能否有效地控制轨道交通的噪声污染问题实质上 涉及到轨道交通在城市的推广和发展。 本文首先对上海明珠轨道交通噪声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轨道交通运营 噪声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辆轮轨与轨道摩擦、撞 击产生的轮轨噪声及列车在运行引起的桥梁振动辐射的二次噪声。与列车在地面 轨道上相比,在高架轨道交通噪声中,轨道交通噪声的声级和频谱都发生了变化, 说明高架振动引起的二次噪声成为轨道交通噪声的主要声源之一;同时,二次噪 声是由于高架辐射引起的,它通过桥梁结构绕过隔声屏,从而使轨道两侧设置的 隔声屏的实际降噪效果大打折扣,这说明只有辅助于良好的桥梁和轨道隔振措 施,隔声屏才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根据轨道交通噪声声源特性和传播特性,笔者从声源和传播途径两个方面探 讨了车辆行走部降噪、牵引动力降噪、轨道隔振降噪、隔声屏降噪的措施和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是流动噪声,影响范围遍及沿线,因而噪声的防治首先应从声 源入手,主要从车辆与线路两方面着手,比如低噪声车轮和轨道隔振;传播途径 中的控制是最常用的办法,因为轨道工程修建完成、运行列车选定后,再从声源 上来控制噪声就受到局限了,这时主要从噪声传播途径上进行降噪,通常采用声 屏障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在轨道建设的初期就尽可能系统采用这些措施,从而 降低轨道交通噪声控制中的二次投资和重复施工费用。 鉴于隔声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降噪措施,已经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笔者对不 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隔声屏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测试工作,进而探讨形状、高度、 设置位置、有无填充吸声材料等因素对于隔声屏降噪效果的影响,同时针对于轨 道两旁的某些噪声敏感点(比如医院、学校等)需要较高的声学环境,笔者还测 量了不同类型折板式隔声屏,笔者发现折板式隔声屏具有10~18dB的降噪量, 如果再辅以良好的轨道桥梁隔振,能够基本满足这些噪声敏感点的降噪要求。 本文希望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声源特性和治理对策的研究为工程建设 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高架轨道 二次噪声 隔声屏
其他文献
该报告利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以及基于Kleinman-Bylander形式范数守恒赝势(norm-conserving pseudopotential)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研究了二维磁通点阵的交流响应(
该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方形截面GaAs/GaAlAs量子线中类氢杂质体系的性质,采用变分技术计算了此体系的束缚能及其光致电离截面.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是,以前选用的x,y方向
引力效应是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研究各类引力效应对于解释诸多天文现象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其中的质量亏损效应——粒子从无引力场的区
ABO3(A代表稀土元素,B代表Mn等过渡金属元素)锰氧化物是典型的强关联电子体系,为丰富磁电子学与自旋电子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是当前凝聚态物理和自旋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
光分插复用器是波分复用光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器件,正在向波长可调谐、抑制串扰等更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基于微环结构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由于具有紧凑的结构、良好的波
学位
超声诊断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以其无害、无痛、使用方便、费用低廉、诊断可靠的优点,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主要影像诊断方法之一。而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B型诊
学位
该文基于唯象的GL理论和Langevin磁通运动模型,采用Monte-Carlo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高温超志体混合态磁通动力学性质.主要的结论如下:(1)通过计算二维无序钉扎系统中磁通运动
该文证明:对圆极化光中的三能级原子,存在着由它其中的两个态构造的一个特殊的相干叠加态,当原子最初处于这个态时,它以后将总是几乎处于这个态,而原子处于其他态的概率接近
语文教学的软肋是什么?毋容置疑:作文教学!首先学很“软”:要么任凭搜索枯肠依旧一无所得,要么纵有千言万语却是不名一文。年岁渐长,写作兴致渐失,写作技能鲜有见增;其次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