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期,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是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采取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已使我国部分地区的区位优势凸显,经济实力空前提升,但是随着经济政策倾斜、资源配置不均、区际要素流通不畅,我国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新一轮经济建设浪潮中,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互促互动,己成为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南省及其长株潭地区扼中南地区咽喉,承东接西,连南引北,区位独特,经济总量逐年攀升,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重心之一。随着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该地区赢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长沙、株洲、湘潭三城经济一体化进程随之加快。这个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核——长株潭核心区正在形成,为湖南经济发展被注入新的活力。但是作为内陆传统的农业大省,湖南省域范围内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巨大,经济资源流通与配置欠佳,省域内深层次的协调互动问题尚待探究。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步骤,研究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各个层面的协调互动发展迫在眉睫。文章选择我国内地新兴的经济大省—湖南为研究单元,以经济核心区与腹地的互动为研究切入点,立足于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和区域协调互动加强的经济社会大环境,参照湖南省域经济规划目标和发展进程,在对长株潭核心区与全省腹地经济发展的时序和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结论,并为推动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具体来说,文章分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界定相关概念,综述国内外就中心城市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概况,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章,结合本文研究重点阐述相关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互动发展理论提供文章研究理论依据。第三章,分析长株潭核心区与省域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征,以及核心区与腹地经济互动的动力机制,为研究经济互动发展提供现实基础。第四章,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长株潭核心区与全省腹地经济互动在产业间、区域间和经济增长溢出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分析核心区与腹地经济互动存在的主要障碍。第五章,从长株潭核心与省域腹地之间在产业发展、要素流通和区域功能定位三方面构建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思路。第六章,对文章研究结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