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提高,节能环保压力增大,必定要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15亿吨,但利用率却不到5%。谢玉红在“2015第一届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论坛会”上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提出切合现状的资源化建议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面积估算法对2012年建筑垃圾总存量、2012-2014年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进行估算,发现2012年全国未经处理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总存量约166亿t。新型城镇化以来,全国和各地区的建筑垃圾年产生量仍具增加趋向。2014年全国建筑垃圾产生量达19.93亿t,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的建筑垃圾产生量最多。巨大的建筑垃圾存量、年产生量对资源化模式提出现实要求。通过构建湖北省建筑动态物质流模型,得出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技术模式是湖北省现阶段最佳建筑垃圾处理模式。并建议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较多的省份,优先选择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模式;东部和中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多的绝大部分省份,优先选择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技术模式;西部竹木建筑较多的省份优先选用建筑废木材回收利用技术模式。同时,通过对比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模式,发现我国仍以简单的填埋、乱堆滥放为主,缺少大型综合性建筑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执法不严、律例不健全。因此,要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政策体系,强化建筑垃圾处理倒逼机制,为垃圾资源化处置提供法制保障;增加政府对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视度、扩大补偿优惠政策,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工作,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意识;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成立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投融资促进平台;创新建筑垃圾管理模式,构建建筑垃圾处理大数据平台和互联网管理模式;实现产学研政联动、提升资源化处理技术及推广应用;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社会认可度;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方合作,推进产业化发展。  本文创新的构建了湖北省建筑动态物质流模型,假定对房屋的需求受人口和人均GDP影响,建筑物将在服务生命周期后拆除,建筑物系统的物质投入覆盖砖木、砖混、钢筋混凝土、钢四大类建筑物结构,并运用湖北省建筑物的物质消耗强度的详细数据估计物料消耗和CO2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从而比较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提出最佳处理模式。这一研究方法更准确、全面的分析了建筑物质输入输出状况,对不同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进行比较,提出符合各地区发展的最佳建筑垃圾处理模式以及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是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领域,可为区域生态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对江汉平原2000年和2005年的景观格局分析、干
1万多年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了甘薯。从此,人间多了一份美味,少了许多疾苦。甘薯不仅是富含淀粉、营养均衡、食味甘美的一种美食,而且它适应性强、易于种植、产量高,在动荡疾
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以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探讨一个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对该区域(或流域)人类经济社会的最大承载能力。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承载力
期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城市的城市土地变化都需要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重庆作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已经成为各方共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我市大力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闭幕后,我区高度重视、迅速布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卓有成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以“块状经济”为鲜明特征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大量形成和迅速发展。然而,近年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面临
拉采尔曾言:“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交通能够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城市之间的联系格局乃至城市的性质和功能等产生深刻影响。兴起于20世纪初叶并延续至
土地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和空间载体,是城市产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地是提升城市化活动的根本动力和必然条件。城市化的适度发展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而土地利用效益的高低又影响着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给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寻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平衡为制定合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