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研究——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两个时期.目前占有主流地位的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企业主要有三个特点:1、股权结构的分散化和多元化;2、融资方式的多样化;3、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这些特征使得现代公司的治理问题被提到了企业议事日程之上,公司治理也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工商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当今资本市场的一个活跃主体,其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依靠买卖股票从中获取差价而赢取短期利益,而是开始通过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业绩和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来获取长期收益.在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工具的前提下,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国有股逐步退出,股权逐渐分散,机构投资者逐渐称为规模较大投资者的背景下,此时讨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机构投资者应如何参与公司治理,是政府机关和上市公司最为重要的课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上市公司治理理论框架,其包括对上市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简单梳理以及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进行了详细总结;第二章通过对美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兴起、现状和方式的介绍,总结了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经验与教训;第三章主要是对比美国的经验,且在以往学者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在全流通时代初始之际,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并选择了39个样本公司,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程度和效率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得出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目前的状况为:参与程度较低,但在参与的情况下是能产生效率的.鉴于以上实证结果,在第四章中作者提出了在我国还需要继续壮大机构投资者,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建议,并建议从加强法规建设、加强机构投资者自身公司治理、完善证券市场和加强上市公司自身治理等四个方面为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提供基础性和辅助性支持.本文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对理论总结和美国经验部分主要采用规范研究,而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的实践则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此外,全文始终贯穿着美国和中国情况的对比分析,各方面分析都围绕着主题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近年来社交性社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建立社交性社区管理用户、构建品牌,这使得社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推动社区用户活跃、促进社区发展成了企业不
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为内部控制是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而其实施主体是企业的高管团队,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的顶层建筑与企业的日常
现阶段,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仿冒奢侈品的消费现象也异常猖獗。全球奢侈品行业每年因仿冒奢侈品行为造成的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仿冒奢侈
2006年7月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预示着中国开始进入了“内控时代”,并于2007年3月公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