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丙戊酸(Valproic aicd,VPA)是目前治疗成人及儿童全身及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一线药物.鉴于此药的广谱抗癫特性,多数学者认为是数种作用机理并存的结果,且与神经递质的关系较为密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戊酸(Valproic aicd,VPA)是目前治疗成人及儿童全身及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一线药物.鉴于此药的广谱抗癫特性,多数学者认为是数种作用机理并存的结果,且与神经递质的关系较为密切,故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焦点.该文研究选用了适宜的动物点燃模型(Kindling Model,KM),利用清醒动物脑内在体微透析(Microdialysis,MD)技术,配合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探索了丙戊酸在自由活动的大鼠正常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海马的神经药动学(Neuropharmacokinetics,NPK)过程,并考察了该药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间隙主要氨基酸类活性递质(Amino Acidergic Neurotransmitter)动态释放的影响,为临床上更有效地运用丙戊酸进行抗癫痫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该实验建立了一个以DNA回旋酶B亚基为靶点的抗结核药物定向筛选模型和初筛方法,并应用此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对得到的阳性菌株的活性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我们采用Mycobacteri
大豆异黄酮具有防治乳腺癌和结肠癌的作用,还可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抗肝毒保肝、抗炎,还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泻下作用、解痉作用等,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应
为进一步探讨PAMD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该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2)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SOD、MDA和NO的影响;(3)对
目的:研究脑中风辅助治疗药FZTS(扶正通栓胶囊)的药效学及毒理学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选择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小鼠足DTH反应等指标观察FZTS的免疫调节作用。2.Wistar大鼠连续灌服给(ig)受试药物,观察FZTS对凝血系统的作用。3.昆明种小鼠灌服给药,观察FZTS急性毒性。4.Wistar大鼠,连续灌服给药26wk,观察FZTS的长期毒性。结果:1.
该论文共含两部分内容:有机分子晶体结构分析与帕特逊函数的矢量峰推引.有机分子晶体结构分析含有两方面研究内容,首先是结构解析.总计培养出24个适用单晶体;利用直接法完成了
毫微粒是一类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粒径在1nm~1000nm的固态胶体颗粒,在体内易被巨噬细胞吞噬而集中分布在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丰富的肝、脾、淋巴等部位,以毫微粒作为载体制成的毫微粒给药系统具有靶向性、改变药物体内分布、控缓释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及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等诸多优点。 本研究选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作为载体材料,以丝裂
本文报道了甲磺酰胺基、氨磺酰基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镇痛作用。 COX和5-LOX双重抑制剂是当前NSAIDs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献报道,RWJ-63556,5-(4-氟苯氧基)-2-甲磺酰胺基噻吩,在体外试验中,显示有较强的COX-2/5-LOX双重抑制作用。以RWJ-63556为先导,设计合成了9个其结构类似物,结构经~1H-NMR确定。 对所制得的化合物用小鼠进行了抗炎镇痛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