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说——中国翻译理论独具的特点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神说是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特点.对传神理论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必将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全文紧紧围绕传神说是中国翻译理论体系独具的特点这一主题,对传神说的由来、传神的实质、传神说在中国翻译理论中的地位及意义,以及实践中如何传神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同时,作者对于传神理论涉及的"神似"与"形似",文学翻译标准问题以及"神"与风格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追溯了传神说在中国历史上的渊源.第二章重点阐述了传神的实质.第三章是该文的重点.作者指出传神说是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体系独具的特点.在第四章中作者主要讨论了实践中的传神问题.最后,在总结部分,作者概括全文并希望广大翻译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翻译理论成果的同时,吸收借鉴国外翻译界优秀的翻译成果,从而不断发展壮大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其他文献
该文旨在论述既然隐喻在人类的语言和思维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隐喻就可能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探讨在教学中所遇的问题,从而找到相应的办法.
中国英语教师始终将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和英语教师已认识到策略能力的重要性,而对交际策略的研究仍很薄弱.该文拟对此进行讨论.
该文着重研究文化的两种翻译策略,即归化和异化.归化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指以源
该论文尝试将功能语法中的两个概念—主位、主位推进—引入到翻译学中,并论证其能帮助译者解决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小句层面,译文与原文的信息分布不对等的问题,以及
该论文便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对社会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探索.论文的撰写,严格遵循了实践调查的步骤,以期做到科学性,客观性.
米.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文坛的经典作家.1923年至1925年间的中篇小说《魔障》、《不祥的蛋》、和《狗心》显示了作家的讽刺才能.该文主要剖析布尔加科夫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特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坛中涌现了一批标新立异的作家.严格的讲,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共同点,但美国当代作家弗里德曼还是从中看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他将其称为"黑色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