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中原工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ashao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混凝土是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手段,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再生混凝土自身性能存在不足,通过掺入钢纤维,可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进而优化再生混凝土的承载性能与变形能力。为实现再生混凝土在土建行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提出了其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通过25组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和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整体呈上升趋势;(2)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通过33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试块的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钢纤维体积掺量、钢筋直径、锚固长度对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越大,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越低;在0~1.2%范围内,钢纤维掺量越高,试件的粘结强度越大;在0~1.6%范围内,钢纤维掺量越高,试件在峰值荷载下的滑移值越大;钢纤维的掺入改善了再生混凝土拉拔试件的破坏形态,钢纤维掺量为1.2%和1.6%时,试件主要发生拔出破坏;钢筋直径增大时,拉拔荷载有所提高,但试件的极限粘结强度略有下降;锚固长度增大时,试件的粘结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相对锚固长度为5d时粘结强度最高;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仅有上升段,破坏较为突然,混凝土完全裂开;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相对完整,破坏时裂缝分布较多,宽度较小,试件完整性较好;(3)修正了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修正了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在非线性回归的基础上分析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钢纤维掺量对其粘结性能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曲线与拟合曲线吻合较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为应对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问题,节能环保、集中、多元融合、分布式协同、高效配置的多能互补模式逐步成为多能源微网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多能源微网系统内多能源互补能力与极
本文研究含非线性源的牛顿渗流快扩散方程组与非牛顿渗流快扩散方程组解的熄灭问题:即熄灭解的存在性.全文共分为三章.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本文研究问题的已有相关研究,以及
生物体受到电离辐射时,在生化、分子、细胞、组织或器官水平上出现的一些特殊事件或变化被称为辐射生物标志物(radiation biomarkers)。一般辐射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辐射剂量
近年来,控制系统朝着大规模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复杂的系统结构、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长时间的运行,都可能导致系统发生故障,进而威胁人生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故障诊断
光伏发电由于政策的扶持和成本的下降在多种新能源发电方式中发展最为迅速,高速发展的机遇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光伏发电较易受环境影响,使其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高渗透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外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具有生长速度较快、适应能力强、运动范围小、营养价值较高等特点,是近年来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线粒体DNA具有母系遗传、含量丰富、进
自从V.Benci和D.Fortunato的首创工作[11]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变分法和临界点理论研究Schrodinger-Maxwell方程解的存在性问题.主要包括: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多重性和不存在性;半经典解的存在性;基态解的存在性;变号基态解的存在性以及多重性.本文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上,弱化非局部项或非线性项的部分限制条件,应用变分法和临界点理论,证明Schrodinger-Maxwell方程
狼尾草属(Penniseum)牧草隶属于被子植物门、禾本科,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高产、优质、安全的动物饲料。长期以来狼尾草属品种(系)名称混乱,出现许多同种异名、同名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柔性电子器件,并在可穿戴系统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磁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中广泛存在。常用的磁场检测方法多为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