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存储器亚阈值区传导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存储器(phase-change memory,PCM)体积小,成本低,可直接写入数据而不需要将原来的数据删除,并且与CMOS工艺兼容,因为相变存储器的种种优势,现在被认为是最有优势的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正是由于PCM具有卓越的性能和各种优势,相变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本文针对相变存储器亚阈值区电流传导特性展开研究,由于亚阈值区是相变存储器的读区间,亚阈值区的电压电流关系以及随温度和器件尺寸的变化规律决定了读取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过小的读取电压会导致读取过程缓慢和读取电流的噪声干扰过大,过大的读取电流不仅会增加功耗,而且容易引起非晶态结晶效应,产生读取错误。所以研究亚阈值区传导特性,能够帮助建立准确的读取操作窗口,最大限度减小功耗和增大读取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电极和非晶态相变材料形成的结对亚阈值区传导特性的影响,结合非晶态相变材料的特有性质,提出了全亚阈值区电流传导解析表达式和完整的物理解析模型,并且结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物理解析模型预测了在非晶态厚度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产生了新的传导特性,即结在整个亚阈值区传导的占比区间随着温度和非晶态厚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结电阻和体电阻随着电压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读取操作时,必须明确结控制传导和体控制传导的占比区间。  另外,相变材料掺杂也是经常使用的工艺之一,为了深入研究掺杂后对相变材料的亚阈值区导电特性的影响,本文考虑到非晶态相变材料GST内部结构,通过掺入浅施主杂质,并且应用费米分布来描述浅施主杂质的电子分布,最后建立了掺杂亚阈值区物理解析模型,预测了在一定电压下的电流饱和效应,并且做出了不同温度下的电压电流曲线。这些工作将对系统研究相变材料中的掺杂效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后一章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T细胞在活化过程中细胞的表面和细胞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了T细胞在活化过程中一些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但是在此过程中,细
该文叙述了一种智能终端机的研究与开发过程.该智能终端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能用于各种工业测控现场.文中首先提出了智能终端机的设计思想.从整体系统设计角度,论述了实
<正>在现存的宋画珍迹中,《瑞鹤图》、《五色鹦鹉图》(又名《杏花鹦鹉图》)与《祥龙石图》堪称北宋徽宗朝院画中的代表作,亦成为学者在研究赵佶以及徽宗朝院画时所无法绕开的
土壤团聚体是物理保护土壤有机碳免受微生物分解的重要土壤结构特征。了解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周转速率以及其包裹的有机质的稳定性,是了解土壤固碳潜力以及制定缓解全球变化
该文从电度表的要求出发,对电度表电路结构(包括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和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该文运用微电子系统"Top-Down"设计方法,首先对电路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和系统
白内障指眼内晶体部分或全部的混浊。是由于晶体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异常改变导致其功能发生异常,并最终影响眼球的屈光性,造成视力障碍。所有白内障中,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比较
该论文包括四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部分:OTDM网络的相关技术;第二部分: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OTDM系统及网络中的应用;第三部分:色散补偿技术;第四部分: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是平板显示(Flat PanelDisplay,FPD)技术的重要部分。随着大尺寸、高分辨率、3D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应用的a-Si∶H TFT迁移率太低,p-Si TFT
该文应用并矢格林函数方法,分析树林中移动通信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研究人员以置于树干层的偶极天线为例,首先应用四层树林模型的并矢格林函数法导出电场的积分表示式;然后,
云南地不容(Stephania yunnanensis Lo)是防己科千金藤属山乌龟亚属藤本植物。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克班宁(Crebanine)具有较强抗心律失常的药理活性。本研究在云南地不容居群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