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全民族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对历来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研究起着监督与完善的驱动力作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等是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课程改革已实施十余年,但教学现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仍令人担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教育学、心理学及有关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根据笔者在公明实验学校(深圳市光明新区)的实习经历和关于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总结教育教学感受,采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总结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意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教师的阅读教学及学生的阅读学习两个角度展开研究。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受传统阅读教学的影响严重,在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程度上乃至在实现新课改提倡的“多元”解读教学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忽视了课外阅读对阅读教学整体的重要辅助作用。学生的阅读学习不仅欠缺主动性,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不同问题总结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教师应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在知识点中找寻关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以解决教学模式的僵化问题;其次,新课改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应引起重视,教师须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在回顾教学过程时进行反思。再者,通过深层次的文本分析来指导教学,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最后,面对具有辅助作用的课外阅读,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教学活动中主动寻找与课内教学相关的知识,挖掘其价值以帮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讨论学生的阅读学习方面,强调了习惯与方法之间的重要联系,建议教师精心安排不同的学习环境,以持之以恒的毅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有条理、有计划、有安排、有考察奖惩分明的阅读训练,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不同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