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溶解态铁的测定与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py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Fe)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作为氧化还原蛋白和多种酶的活性中心或辅助因子,Fe在海洋浮游植物的固氮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叶绿素合成等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影响着海洋初级生产力,是全球气候变化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亦是海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典型的寡营养盐海域,尽管其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很低,但由于面积巨大,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仍有重要的贡献。目前,对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水体中常量营养盐(氮、磷、硅)以及微量营养盐Fe含量的了解十分匮乏,严重限制了对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Fe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及对该海域初级生产力限制因素的探究。准确分析海水中痕量Fe的含量是研究Fe在海洋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前提。本研究建立了适应于开阔大洋低Fe含量海水样品分析的流动注射-固相萃取-化学发光法(FI-SPE-CL),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在2019年4月25日至6月13日实施的GEOTRACES-CHINA GP09(KK1903)航次中采集的西北太平洋海域(10-21°N,118.5-155°E)表层和剖面样品的溶解态铁(dFe)含量,分析了该海域dFe的空间与深度分布特征,探讨了 dFe在不同深度的来源,估算了真光层内dFe的垂直涡动扩散通量,并结合N、P营养盐分布情况来探讨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的营养盐限制概况。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选用商品化的Nobias Chelate-PA1螯合树脂为吸附剂,建立了 FI-SPE-CL,优化了定量环长度、流速、发光试剂的配制方法、还原剂的浓度与还原时间、样品过柱pH值和洗脱液浓度等实验参数,实现了对开阔大洋海水样品中dFe的快速、准确检测。该方法检测限为0.020 nmol/L,精密度<4%;富集倍数为6.3;对每个样品连续测定3次需要18min,消耗样品量约12mL。将本方法用于检测标准参考海水SAFe S、SAFe D1和SAFe D2,测定值与参考值相差仅0.6-3.0%,证明该方法可准确测量不同浓度的大洋海水样品。2、西北太平洋表层水中dFe浓度范围为0.17-0.54 nmol/L,平均值为0.24±0.05 nmol/L,总体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受陆源河流输入的影响,台湾海峡表层水dFe浓度为0.32±0.10 nmol/L;黑潮表层水dFe浓度为0.29±0.04 nmol/L,其可能来源为西侧菲律宾岛屿陆源物质的输入;开阔大洋表层水中dFe的浓度为0.23±0.03nmol/L,与气溶胶光学厚度(AOT)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西北太平洋海域开阔大洋表层dFe主要来源于大气输入。通过与其他开阔大洋的对比,发现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dFe浓度与同为寡营养盐的南海和HOTS站相当,略高于亚北极太平洋、南大洋(太平洋部分)、热带东南太平洋等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海域,低于受沙尘影响的北大西洋海域。3、西北太平洋dFe的分布整体上呈现出表层水低(0.21-0.31 nmol/L),随深度增大逐渐升高,在1000m左右出现极大值(0.68-0.88nmol/L),此后在深水中持续下降(0.4-0.5 nmol/L)的剖面特征。中层水(200-1000m)中dFe浓度与表观耗氧量(AOU)的线性关系表明再矿化作用是中层水dFe的主要来源;同时,吕宋岛的物质输入使西部站位(K1、K2、K13、K14)中层水dFe浓度增加约0.34 nmol/L;K6站位的深层水由于受到热液输入的影响,dFe高达2.63 nmol/L;海山附近站位(K10、K11、K12)也出现中深层较广的dFe高值,怀疑与海山输入有关。表层dFe的向下的扩散通量F值为2.5±4.7mg m-2yr-1,与大气输入的dFe通量(0.5-3.0mg m-2yr-1)基本一致;垂向混合导致的深层水向表层水的dFe的补给与大气输入相比可忽略不计,进一步证实了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水中dFe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4、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水中N:P及Fe:N比值分别为0.05-1.51及0.007-0.074,均呈现出西北部略高于东南部的空间变化趋势。表明表层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由西北部的N限制逐渐转变为东南部的N-Fe顺序限制。同时,表层Chl a浓度与dFe浓度及AO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表层PO43-浓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真光层内Fe:P比值与指征固氮作用的中层水N*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大气沉降及陆源与岛屿输入的Fe通过限制固氮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级生产力。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eIF3作为最大且最复杂的一种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在经典的翻译起始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IF3e作为eIF3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是调节蛋白质合成的重要重要因子,但是eIF3e特异性的生理功能仍然未知。课题组先前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的研究表明,由eIF3e及其二聚体伴侣eIF3d组成的模块可以促进线粒体电子传递链成分的合成,而缺乏该模块会导致呼吸系统缺陷、内源性氧化应
高盐胁迫作为一种非生物胁迫因子,严重影响着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各个方面,是限制植物正常生长和作物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早期暴露于低盐环境中可以更快、更积极地应答随后的高盐胁迫并且提高植物在高盐胁迫环境中的存活率。实验室前期的研究发现拟南芥mapk6突变体存在盐驯化缺失的表型,即在盐驯化过程中MAPK6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比较mapk6突变体与野生型拟南芥在盐驯化中的蛋白质组以
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储能器件。商业化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以石墨为负极。因其较低的理论比容量(372 mAh g-1),阻碍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性能的提升。金属锂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电极电位被认为是最有潜在价值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然而金属锂在电化学循环中不断生长的枝晶锂导致的安全问题和界面不稳定等因素,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罗望子多糖(TSP)作为一种分子结构上具有超
燃气涡轮叶片类复杂自由曲面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重要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而多样。传统的人工和机床研磨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叶片小批量、多规格、高精度柔性加工的需求,叶片的自动化柔性加工提上了发展日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复杂自由曲面叶片中往往存在很多折角、小间隙及结构干涉的位置区域,这对其自动化柔性加工提出相当高的技术要求。因此,搭建适应于复杂结构曲面的自动化研磨系统对复杂曲面的柔性加工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南方降雨量大,沙质海岸的土壤淋溶作用强,较北方地区土壤盐胁迫较弱,一线海岸植被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主要是空气中的盐分即盐雾。由于缺乏对盐雾胁迫的关注和重视,南方滨海地区一线海岸的植被修复工作大多侧重于防控土壤中盐分对植物造成的伤害,造成大型绿化和植被修复工程绿化成本高、植被覆盖区域减少、成活率低、绿化形式单一等通病。目前对于盐雾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筛选耐盐雾植物,但是在强盐雾沉降地区,种植耐盐雾植物
病毒作为海洋中丰度最高、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的生态地位,不仅调控着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和进化过程,还影响着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目前,人们对海洋深部生物圈中的病毒知之甚少,本论文以波罗的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首先评估研磨珠对深部生物圈环境微生物DNA的提取效果。接着通过病毒标记基因psbA探索波罗的海沉积物中噬藻体及其宿主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此外,还通过病毒标记基因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位于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承载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物质交换。随着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黄河流沙携带的重金属含量,尤其是锰,较之十年前增长了53.7%。这使重金属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中积累日渐增多,对生态具有潜在毒性。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生物修复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泛且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势。重金属的湿地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或
TNF可以通过与它的受体TNFR1或TNFR2结合来发挥功能,在细胞的生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在TNF的刺激下细胞会发生TNFR1启动的死亡。而TNFR1会启动程序性细胞坏死还是细胞凋亡是由于细胞内RIP3的蛋白表达量决定的。然而,细胞凋亡也可以在RIP3缺失的细胞中被检测到,而且近期也有实验证明了 RIP1蛋白在TNF诱导的,RIP3介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中起着负调
背景:结直肠癌(CRC)目前是全球第四大致命癌症,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虽然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在当前结直肠癌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患者的治愈率和存活率仍然较低,因此,对于结直肠癌的基础研究迫在眉睫。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TIPE)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我们前期的研究证实TIPE可以调节VEGFR2的表达促进CRC的血管生成及转移。诱骗受体3(DcR3)是一种可溶性分泌蛋白,通过
背景:痛风是人类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血尿酸浓度过高致使尿酸盐晶体(MSU)形成并沉积于关节腔,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诱导有活性的IL-1β生成,进而导致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导致的急性炎症反应。既往研究表明,痛风疾病活动与交感神经系统密切相关。Alpha2B肾上腺素能受体(α2BAR)是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一种亚型,在许多疾病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α2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