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非环二烯烃异位聚合(ADMET)、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巯-烯点击化学等化学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基于聚乙烯(P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结晶/非结晶的三嵌段、接枝共聚物,并研究了接枝/嵌段共聚物中PE链的结晶性对其自组装形貌的影响。1.设计合成了中间嵌段分别为不饱和聚乙烯(PMMA_m-b-uPE_n-b-PMMA_m)和饱和聚乙烯(PMMA_m-b-PE_n-b-PMMA_m)的三嵌段共聚物;通过加氢反应改变中间聚乙烯嵌段的结晶性,在保持聚合物结构、分子量不变的情况下,在溶剂蒸汽条件中探讨结晶对自组装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组装形貌受溶剂蒸汽退火时间、温度等因素影响;聚乙烯嵌段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的结晶性是聚合物自组装成不同形貌的胶束聚集体的重要驱动力。2.设计合成了基于PE主链和PMMA支链的非等间距接枝共聚物(PE_n-g-PMMA_m),由于PMMA支链沿PE主链无序排布,导致聚乙烯主链仍旧存在一定的结晶性,并且主链的结晶性可以通过改变支链的链长进行调控。研究了上述聚合物在甲苯/丙酮共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研究表明溶剂中丙酮含量的增加导致自组装形貌由球形向棒状转变;而聚乙烯主链的结晶性的减弱影响聚集体的尺寸并导致形貌的改变。3.设计制备了主链分别为不饱和PE(uPE_n-g-PMMA_m)和饱和PE(PE_n-g-PMMA_m)的等间距接枝共聚物。通过加氢反应改变PE的结晶性,在保持共聚物结构、分子量不变的情况下,探讨PE结晶性对共聚物溶液自组装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共聚物的甲苯溶液中加入PE的不良溶剂(丙酮),导致胶束由球形向柱状形貌转变;随着PMMA链段的增长,亲水性PMMA与它的良溶剂(丙酮)相互作用力增大,柱状胶束又向球形胶束转变;聚乙烯的结晶性,有利于球形胶束向柱状胶束转变,并且由溶剂作用自组装成的短柱状胶束会在聚乙烯结晶自成核的驱动力下,发生类似“活性”的自组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