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设计专业人员社会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其素质要求的提高,教学设计专业知识的提高已然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以技术理性为主导的专业教育模式所培养出的教学设计人员并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复杂的教学问题。这种专业知识与实践需求之间的鸿沟亟需我们通过变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弥合。而由唐纳德·舍恩以客观批判技术理性为基础提出的,在专业教育领域之中得到蓬勃发展的“反思性实践”思想为我们重新认识教学设计实践,变革教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首先从反思性实践的视角出发审视教学设计实践历程,理论论证教学设计实践也是一种反思性实践,其目的是解决复杂模糊教学情境中的非良构问题,其过程是教学设计者与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性对话的迭代循环。据此,笔者构建出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学设计者之概念框架,提倡将教学设计者培养成为具备反思性实践能力的反思性实践者。这有助于教学设计专业实践者和研究者深化对现实世界中教学设计实践过程复杂性的理解与认识,深化对教学设计者素质与能力的认识。 以理论论证为基础,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对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教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忽视真实情境、重视理论反思而忽视实践反思、反思实践缺乏专门辅导等问题,提出营造真实的教学设计实践情境、关注学习者对实践过程的反思、通过反思性写作将反思外显化、提供脚手架式的反思引导与支持等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策略,并基于上述策略构建出基于反思性写作的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教学设计专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为了探究所构建的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我们将该模式应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以布置真实的教学设计实践项目和反思性写作任务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反思性实践能力。最后,我们采用REFLECT量规对学生提交的反思性写作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运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反思性实践的态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反思性写作的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在培养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学设计者专业技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