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F500级钢筋混凝土桩冰龙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虽然对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但由于桩基础所处环境复杂及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相应的理论研究、设计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专门针对采用HRBF500级钢筋改善桩头的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致使HRBF500级钢筋在桥梁基础桩头及桥墩中的应用带来不便。在此背景下,本课题作为“高速铁路用钢筋混凝土”(2008AA030704)863项目的子课题。进行了配置500MPa级超细晶粒钢筋的混凝土桩头抗震性能试验,忽略桩周土体复杂性的影响及桩—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就桩头本身的弹塑性变形能力进行研究,为HRBF500级钢筋在高铁项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本文通过六个钢筋混凝土桩头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影响其延性及抗震性能的因素,讨论了纵筋强度、轴压比及配筋率的影响,通过对试件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极限变形、滞回耗能能力以及强度、刚度退化等试验结果的研究,对配置细晶粒高强钢筋桩头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配置HRBF500级钢筋的混凝土桩头具有较好地抗震性能.可以用于抗震设计。   本文用OpenSEES软件对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进行对比,吻合较好,依据试验数据对配置HRBF500级钢筋的混凝土桩头试验构件进行规格化处理。并通过拟合得到骨架曲线及各级位移荷载控制下的加载、卸载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试件的滞回规则,采用三折线模型考虑刚度退化规律建立恢复力模型。为弹塑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作为海上油气田开发的重要设施,海洋平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海洋环境十分恶劣,环境海风、波浪、洋流、地震等环境动力荷载与作用都会影响海洋平台的安全。渤海湾地区属
随着全球经济加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和扩展城市用地成为必然要求。而且社会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对建筑功能和居住条件要求的提高,住宅建筑需要较大的室内活动中
北京市于上世纪60-80年代建造了大量砌体结构住宅建筑,这些建筑在设计时,仅仅考虑了竖向荷载作用,并没有充分考虑过结构的抗震能力,难以满足目前的抗震设防要求,已经成为首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舒适度、实用性等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与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美学较好的结合,如在异形柱中加
柔性钢框架外桂挂再生混凝土墙结构(简称RCEW)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具有梁柱连接简单、预制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可修复性等优点,并考虑到日益严峻的废弃混凝
大跨平屋盖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大跨度屋盖形式,工程应用广泛。风荷载是该类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现行规范GB—50009中抗风设计条文给出的风荷载风振系数βz计算公式,主要是
近年来,应用粘贴纤维增强材料来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重建、改造和加固领域。由于钢筋混凝土板在工程结构中的广泛应用,研究者对利用纤维增强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具有浓厚的兴趣。碳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轻质、耐腐蚀性等优点,所以碳纤维增强材料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结构加固工程。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是一种无机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腐蚀、化学性质稳定、以及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等优点
再生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作为整体来共同抵抗侧向荷载作用,课题组分别对内填现浇、内填预制及外挂三种形式的钢框架-再生混凝土墙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再生混
随着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的蓬勃发展,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一般都将梁柱节点设计成所谓的“刚节点”,这种理想化的假设虽然能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