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预制RC构件加固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scut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于上世纪60-80年代建造了大量砌体结构住宅建筑,这些建筑在设计时,仅仅考虑了竖向荷载作用,并没有充分考虑过结构的抗震能力,难以满足目前的抗震设防要求,已经成为首都防震减灾工程中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传统砌体结构加固方法存在工程造价高,现场湿作业量大、施工工期长、加固效果不明显等缺点,某些加固工艺还需入户施工,严重扰乱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比较了传统砌体结构加固方案的优缺点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装配式技术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即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贴墙墙板对砌体纵向墙体进行加固以及采用预制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对砌体横向墙体方向进行加固的技术。对纵向墙体加固,本文提针出了三种解决方案——“灌浆”、“销键”以及“灌浆加销键”。构件试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加固方案均能显著提高原有素砖墙的极限承载能力、延性以及耗能特性,但从与原有砌体结构共同工作的角度来看,“灌浆加销键”方案最优;对于横向墙体方向加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制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构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预制钢骨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为了考察该加固方案的有效性,本课题组依据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73年乙类砌体住宅标准图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结构工程实验室建设了五层足尺试验模型,试验模型的材料均按照实际建筑现场测试的材料属性进行调配。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加固施工作业后,对结构横墙方向和纵墙方向进行了拟静力及拟动力试验。实际施工过程及试验结果均表明,该加固方案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砌体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施工周期长、现场湿作业量大、加固费用高以及环境影响大的缺点,且能够显著提高未经过抗震设防设计的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并满足当前加固设计抗震规范要求。为了能够与原有未加固的砌体结构作一定对比,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未加固砌体结构及加固后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固后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由于时间有限,本文并未对采用该新型加固方案砌体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传力路径进行理论分析,也尚未提出采用该加固方案设计所需要的设计公式,这一部分问题将在未来逐步解决。
其他文献
以水厂普通石英砂滤料为原材料,FeCl3为改性剂,表面负载量、附着强度和静态吸附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连续性试验等方法,获得制备氧化铁改性石英砂(Iron Oxide Coated
在我国多山、多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下,斜坡地震动响应问题突出。2008年的‘5.12’汶川Ms8.0级地震在山区引发了数以万计的斜坡次生地质灾害,损失巨大。震后,多数学者集中于震
粘弹性阻尼器及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 TMD)是两类典型的被动耗能/吸能减振装置。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正在建设的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线路,其输电塔塔体高,柔度较大,风振响应明显,会引起输电线路安全性问题;而城市人行桥在人群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共振而引起舒适性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适应这两类工程结构各自结构及振动特点的控制方法及其参数设计问题。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近几十年以来,由于气候恶化,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强降雨与长时间干旱的季节交替出现。湿润吸水与干燥失水形成干湿循环作用,引发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目前对于滑坡的研究都是基于连续介质假设而往往忽视裂缝的存在所带来的影响。裂缝的存在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其危害形式表现在:裂缝的存在会为降雨入渗提供优势通道;会在
水工结构长期服役于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这对结构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而决定水工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材料的耐久性。在所有影响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中冲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健康监测的关键问题核心之一是结构的损伤识别。损伤识别是定量评估结构状态、预测结构剩余寿命和制定维护和
近年来,恐怖爆炸袭击给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破坏。恐怖袭击一般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建筑物和有重要政治、经济、军事等影响的建筑物上。这些建筑
作为海上油气田开发的重要设施,海洋平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海洋环境十分恶劣,环境海风、波浪、洋流、地震等环境动力荷载与作用都会影响海洋平台的安全。渤海湾地区属
随着全球经济加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和扩展城市用地成为必然要求。而且社会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对建筑功能和居住条件要求的提高,住宅建筑需要较大的室内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