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越发常态,且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体现在教师教学的工作领域中,影响了教师对集体备课形式的理解和参与,同时也反思于个人自备的方法习惯。集体备课促进教师间的有效交流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对教师人际关系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提高发挥着的较大的作用。在当前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下,对集体备课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有着良好的现实意义。关于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具有教学的热情,关注自身的生存与对环境的适应,注重他人的评价。通过集体备课方式的参与和反思,对自身今后教学以及专业素养提升都有较好影响。尤其对于步入职场的职业初期数学教师而言更有裨益。为了了解当前职业初期中学数学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参与的现状,研究者对四川省N市多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N中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并以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为研究对象,针对职业初期数学教师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通过对职业初期中学数学教师针对集体备课认知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研究发现:(1)职业初期中学数学教师整体表现出了较好的集体备课认知;(2)职业初期中学数学教师的个人备课特点会影响集体备课效率;(3)集体备课有利于职业初期中学数学教师成长及提高;有利于该阶段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自身教学风格。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部分职业初期中学数学教师自身任务不明确,缺乏对于集体备课高度、深度、宽度的把握,集体备课反思及二次备课落实难以监督。研究认为,针对职业初期中学数学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从职业初期教师目的态度、备课方法改进、个人成长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观察角度的创新。一般针对各学科的集体备课研究,主要关注于全体教师在备课和校本研修的横向比较,阐述如何更好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发展。本研究结合了教学与课程下的相关理论知识,从教学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职业初期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集体备课下的观察研究,促进备课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是对即将步入该阶段的师范毕业生进行提前知识的准备和能力的提升,以便可以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