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导致各类城市问题集中爆发,“大城市病”日益显现,成为制约大都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大城市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城市病”的预防和治理中,空间治理应当成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和解决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大都市区城镇体系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空间治理手段之一,而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城镇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其功能的完善对于疏解大城市过度集中的城市功能和就业人口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回顾总结城市病、大都市区城镇体系以及新城规划建设等相关理论及研究的基础上,从空间治理以及大都市区城镇体系构建的视角出发,以新城为主要切入点,着重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探讨新城在完善大都市区城镇体系、预防和治理“大城市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论文共分为六章四个部分,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为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文献综述。第一章为绪论,在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提出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并论述论文的总体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为相关文献回顾,从城市病、大都市区城镇体系以及新城规划建设三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紧张进行整理和评述。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以日本东京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区作为国外和国内的案例,从规模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对大都市区城镇体系进行研究。其中,分别选取横滨和川崎作为东京都市圈“类新城”的代表,选取松江新城作为上海大都市区郊区新城的代表,着重从城市功能的角度分析新城在完善大都市区城镇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作用。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在国内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心城区、新城节点以及大都市区总体空间结构三个层面进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发展的国内外对比。通过对日本东京都市圈城镇体系建设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提出上海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的完善与重构策略。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主要对论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提炼,总结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研究,论文认为城镇体系规划与建设是“大城市病”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应当引起国内学术界和规划界的重视。其中,新城在大都市区城镇体系中处于重要的节点地位,尽管国内外的区域发展背景不同,新城(类新城)所承担的职能也大相径庭,但新城作为完善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其疏解中心城区过密人口和功能的重要作用是相似的。而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看,新城自身城市功能的完善则是大都市区城镇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关键,对于预防和治理“大城市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