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ALK重排染色质复合物中的关键蛋白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ALK基因重排是肺腺癌中非常重要的驱动基因,ALK融合基因的常见易位伴侣是EML4基因,NSCLC中大约有4-5%是EML4-ALK阳性患者。自从在NSCLC中发现EML4-ALK融合以来,针对ALK的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已经被开发出来并作为这些患者的一线治疗策略,这些靶向药均是针对异常活化的致癌ALK融合蛋白,面临着治疗后续耐药、耐药突变等问题。因此,这更迫使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染色体易位发生的确切机制、关键的调控分子/蛋白,开发新型治疗靶点。我们首次发现ALK基因的重排断裂点全部集中在其19号内含子区域,这是一段<2千碱基(kilobases,kb)片段,我们推测这段区域内很可能蕴藏着ALK基因的重要“重排调控单元”。因此,本研究基于之前的研究提出了染色体重排发生机制的全新假设:在肿瘤微环境突变压力驱动下,ALK基因19号内含子区域与重排伴侣基因EML4发生共聚,形成“染色质DNA-调控蛋白”组成的染色体重排调控体简称“重排染色质复合物”,重排染色质复合物形成后启动修复而发生重排。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绘制EML4-ALK易位阳性肺腺癌中重排染色质复合物的蛋白图谱及关键蛋白的相关调控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创新性的染色质末端标记捕获试验(Chromatin end-labeling trap assay,CELT)-定量质谱的方法捕获了ALK 19号内含子处特异性结合的蛋白,绘制了染色体重排染色质复合物的特异性蛋白图谱;(2)采用RNA-seq、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等多种方法分析特异性重排染色质复合物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方法来观察蛋白的细胞内定位以及表达模式;构建了目的重排染色质复合物蛋白稳转敲低细胞系并检测ALK融合蛋白及转录本的表达情况改变;(3)用来自化脓性链球菌的II型效应蛋白(Type II effector protein Cas9 from Streptococcus pyogenes,Sp Cas9)和来自脑膜炎的正交Cas9(orthogonal Cas9 from either N.meningiditis,Nm Cas9),首次构建了Sp Cas9 WT-Nm Cas9 WT双核酸酶诱导EML4-ALK variant 1系统评估目的重排染色质复合物蛋白对染色体重排效率的影响;(4)应用Ch IP-seq检测了ALK易位阳性和对照细胞系的H3K27ac峰分布。应用染色质构象捕捉(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技术来检测sh NC和重排染色质复合物蛋白敲低细胞系中的EML4染色质内环结构变化;(5)应用DNA甲基化分析检测ALK易位阳性细胞系的EML4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并检测重排染色质复合物蛋白是否参与影响EML4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并应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来验证蛋白之间的相互结合;研究结果:1.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全新的实验技术染色质末端标记捕获试验(Chromatin end-labeling trap assay,CELT),捕获了EML4-ALK易位阳性的肺腺癌细胞系中ALK 19号内含子区域上特异性结合的蛋白,首次绘制了染色体重排染色质复合物中的蛋白图谱。2.筛选出重要的重排染色质复合物中的特异性蛋白:SATB2、DAXX、DCAMKL1,并用IF方法验证了核定位。3.应用sh RNA敲低验证了SATB2、DAXX、DCAMKL1在融合基因ALK基因表达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应用Ch IP-seq和3C实验验证了EML4-ALK易位阳性的肺腺癌细胞的EML4启动子和多个增强子之间存在染色质内环,并且SATB2、DAXX和DCAMKL1蛋白参与了这种染色质内环的形成;甲基化实验验证了SATB2、DAXX和DCAMKL1蛋白并不影响EML4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4.应用Sp Cas9 WT-Nm Cas9 WT双核酸酶诱导EML4-ALK variant 1模型检测到,特异性敲低蛋白SATB2、DAXX和DCAMKL1均显著降低了断裂诱导EML4-ALK variant 1修复产物的表达量及比例;5.应用Co-IP实验验证了重排染色质复合物中的关键蛋白SATB2,DAXX和DCAMKL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作为蛋白复合体发挥功能;结论:本研究首次解析了肺腺癌中重要的EML4-ALK染色体易位的复杂发生过程,创新性地绘制了EML4-ALK重排染色质复合物的蛋白图谱,同时我们筛选出关键的重排染色质复合物蛋白SATB2、DAXX和DCAMKL1,并解析其在染色体易位中的双重调控机制。一方面,这些蛋白在染色体易位的过程中被招募到重排染色质复合物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影响染色体重排效率;另一方面,在染色体易位形成后,这些关键的蛋白仍然停留在融合位点区域发挥表观调控机制,通过参与染色质内环形成等空间结构来促进ALK致癌融合蛋白的表达,从而驱动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为染色体易位的发生机制及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打开了新视角,也为探索全新的靶向EML4-ALK重排染色质复合物本身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和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作为全球第七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的卵巢癌也排在全球女性致死率最高的五种癌症中。其中,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s,EOC)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病例的90%。大部分患者无症状,70%以上的患者在晚期被诊断,5年生存率低于20%。由于传播模式特殊而导致转移行为独特且解剖结构上缺乏屏障,肿瘤细胞可以迅速扩散到整个腹腔。角化细胞分化因子1(Keratinocyte d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知识在行动中得以生产、传播和再生,其中的行动自然包括翻译。长期以来,人们在谈论翻译时,往往聚焦于通过翻译所传递的结构性知识,将翻译置于从属地位,忽视了翻译对知识重构和知识创新的作用,以及翻译研究对人类知识的贡献。在现代知识学的视域下,翻译知识并非只是封闭的结构化知识,它还包括经由翻译加工的重构化知识,同时也包括探讨翻译的议题性知识。有鉴于此,本文认为,
背景:胃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尽管早期筛查的普及和诊治策略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胃癌患者的预后,但总体而言,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并不理想。而造成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复发、转移和耐药。胃癌干细胞指的是在胃癌肿瘤组织中少量存在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而通过对胃癌干细胞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普遍认为胃癌干细胞正是术后患者复发、转移和耐药的根本原因之一。现有的研究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疾病,对人类特别是女性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成年女性有八分之一在其一生中意外罹患乳腺癌,而在妇女恶性肿瘤中,以乳腺癌的风险与死亡风险最大。虽然近数十年来,全球各地研究者已对乳腺癌的发生机理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并获得了十分巨大的成绩,如在乳腺癌分子分型引导下的精确诊断、各类新型靶向药品的成功开发应用等,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都比过去
《没谈过恋爱的我》是国内首档初恋成长秀,其将关注点转向无恋爱经验群体,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发展过程。该节目通过聚焦无恋爱经验群体,观察个人的初恋开启过程,关注当代年轻人的婚恋问题,实现了恋爱综艺节目的话题创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来保留初恋的含蓄感,引导嘉宾认识自我,实现其对个人成长过程的关注。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要想实现创新,就要把握差异化优势,注重还原节目的真实感,明确节目的
本文以创业板35家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至2018年数据为样本数据,引入价值增值构建模型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创业板上市的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其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为“倒U型”二次曲线关系,即存在最优的财务柔性储备,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建议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要灵活运用财务柔性,结合内外环境合理确定财务柔性储备水平,并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另外,企业应加强财
<正>《窦娥冤》上演了一出人间悲剧:窦娥守节尽孝为善,最终受枉蒙冤而死。然而,我们细赏全剧,就会发现窦娥生活的世界,到处都是扭曲的灵魂,无时不在上演着"变形记"。既然世间环境如此,则窦娥之死,委实不"冤"。窦天章:为求功名宁卖女窦天章为一介书生,读尽缥缈万卷书。然其妻去世,只留下幼女端云,与自己相依为命。如此境况,窦秀才理应对端云百依百顺,千般呵护,万般照料,视其为掌中宝,唯恐有丝毫照顾不周才合人
期刊
第一部分lncRNA DGCR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DiGeorge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 5,DGCR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笔者将从该曲的改编特点与演奏技巧两大方面进行探析,旨在探究出李斯特在该曲中运用了哪些改编创作技法,并结合自己演奏体会与分析阐述如何进行高效完整的演奏。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李斯特进行人物简介并介绍改编曲《水上吟》的创作背景,以此为基础分析改编曲特点;其次对改编曲《水上吟》进行曲式结构分析和音乐特色分析;最后结合作者自己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感受,对该曲中的炫技性演奏技巧与演奏体会做出分析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