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降解菲律宾蛤仔中扑草净的机理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_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律宾蛤仔,我国产量最高的养殖贝类,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而扑草净是一种通过抑制植物光合作用而发挥作用的含氮均三嗪类除草剂,近年来却常被用作水产养殖业中的水草去除剂,导致水产品中扑草净积累、残留。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环境友好性,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利用臭氧对菲律宾蛤仔中扑草净进行降解研究,探究了臭氧对扑草净的降解效率、降解影响因素、扑草净的臭氧降解途径、降解产物的毒理学评价以及臭氧降解对菲律宾蛤仔营养价值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气相色谱检测菲律宾蛤仔中扑草净残留量方法的建立。本研究在国标GB/T18629-2002的基础上,对其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更适合检测水产品中扑草净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新建立的这一方法在0.025-0.100mg/kg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4,LOD:0.3μg/kg。测得的加标回收率为77.97%-85.00%,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0%。
  臭氧水中主要活性物质的测定。水中的臭氧浓度随着注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发现羟基(·OH)和超氧化物(O2·-)自由基存在于臭氧化水中,并且其含量随着臭氧注入时间而增加。经过TBA猝灭试验,验证了在扑草净的降解过程中,臭氧分子与产生的自由基同时发挥氧化作用,且臭氧分子发挥的氧化作用的占比为43.50%-51.98%,自由基的占比为48.02%-56.50%。
  扑草净降解条件的优化。测定了温度、pH、扑草净初始浓度和臭氧浓度对扑草净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左右为臭氧降解扑草净的较佳温度范围,太高或太低的温度都不利于降解;pH是在略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降解效果更佳;扑草净的初始质量浓度越小越有利于降解,且所需的降解时间相对较短;臭氧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是越大对降解效果越好。当扑草净初始浓度为0.05mg/kg,臭氧浓度为4.2mg/L,温度为28℃和pH为7时,降解率最大达86.12%。
  扑草净降解途径的推断。通过离子色谱法(I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实,在臭氧降解过程中三嗪环外层中的S和N原子被氧化和除去。使用GC-MS方法鉴定出总共30种中间体化合物,同时结合IC和FT-IR结果,提出了三种可能的扑草净降解途径,扑草净最终降解成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肼、甲基肼、乙醇等。
  降解产物毒理学评价。通过发光菌毒性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分别对扑草净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的急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短时间的臭氧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的毒性都是略有下降的,不会比扑草净母体的毒性更强。其中,急性毒性相比扑草净母体毒性最大降低了63.16%,而细胞毒性最大降低了52.15%。
  臭氧降解前后的菲律宾蛤仔样品的营养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会对脂肪酸的含量,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造成相对较大的破坏,对其他营养素(如:水分、灰分、总糖等)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经臭氧处理后,可以明显地降低一些致病菌含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臭氧氧化技术,解决了菲律宾蛤仔中扑草净残留问题,探讨了臭氧降解扑草净的途径,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了毒理学评价,为菲律宾蛤仔中的扑草净降解去除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同时为其它水体产品中可能存在的药物残留的去除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统可以将人的脑电信号转换为控制指令,实现中枢神经系统与外界设备之间的直接交互,可用于运动神经性疾病患者的辅助工具和康复治疗。与大脑认知响应密切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无创BCI系统的可靠输入信号,通常由视觉或听觉的刺激获得。然而,部分BCI使用者的视听觉受损或缺失或一些视听
学位
肌球蛋白的杆状尾部是典型的双链超螺旋结构(coiled coil),肌球蛋白coiledcoil的结构与功能决定了肌球蛋白在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或聚集性能)、形成粗丝的能力及肉类蛋白的凝胶特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肌球蛋白coiledcoi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球蛋白coiledcoil的生物学功能方面,而关于肌球蛋白coiledcoil的自组装、解离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条件对coiledcoil、coi
学位
水产品由于水分、蛋白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原因而高度易腐。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和水产品生产大国,但水产品捕后的腐损问题依然突出。在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尚未完善的条件下,采用一些天然保鲜剂作为低温保鲜的辅助手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天然植物精油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规定可用的食用香料,大多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本实验室前期从精油抑制优势腐败菌生长的角度已经证实了其在冷藏海水鱼类中的
学位
本研究以太平洋牡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捕后处置对活品货架期的影响,并对牡蛎感官评价方案进行了初步建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现有流通模式下品质变化:为探究太平洋牡蛎捕后流通过程的品质变化,沿流通链在采捕船、码头、装箱、陆地运输及贮藏的各环节进行采样,分析了闭壳肌中ATP及其关联物含量、AEC值、软体组织中糖原、pH值、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离水时闭壳肌ATP和糖原含量分别为0.76μmol
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魔芋作为一种传统功能性食品的历史由来已久。魔芋多糖,是从魔芋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因其含量丰富、可再生、成本低、可生物降解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等特征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对比魔芋多糖,魔芋寡糖因其分子量小、水溶性高等特性,更利于被机体吸收和利用,从而具有更为宽泛的生物活性。工业上,甘露聚糖酶是降解魔芋多糖制备魔芋寡糖的有效工具。  为了获得能够高效降解魔芋
为探究红鳍东方鲀死后早期生化变化规律,解读冷鲜河鲀产品的品质调控规律。本研究选取商品规格的健康活体红鳍东方鲀,离水后立即进行断髓速杀、放血、去脏及去鳃,清洗沥干后进行冰藏,重点研究其死后生化变化,探索死后肌肉组织学特性和蛋白质磷酸化特性,分析冷藏过程中肌肉品质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易逝期冷却锁鲜处置对肌肉组织及其品质的延迟效应。  死后变化(商业致死)。活体离水后随即进行工厂化断髓速杀处理后设置冰藏组
鱼因肉质鲜嫩,富含营养成分而成为人们常见的消费食品,但其在冷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腐败变质现象。微生物尤其是优势腐败菌为导致冷藏鱼肉发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常见的优势腐败菌包括希瓦氏菌(Shewanellaputrefaciens),假单胞菌(Pseudomonas)等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热死环丝菌(Brochothrixtherm mosphacta)等革兰氏阳性菌。通过天然生物抑菌剂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
学位
肉类掺假一直是全球性挑战。近些年来,肉类掺假事件层出不穷,公众越来越关注食用肉类的质量和安全,并意识到肉类污染带来的危害。肉类掺假不仅对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对过敏体质者和宗教信仰者造成身心危害。传统检测方法灵敏度较低、操作复杂、需要较长的时间,对于肉类掺假问题不能进行快速检测。因此,开发一种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肉制品掺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建立了针对牛肉中掺假马肉和猪
学位
我国每年肉牛出栏量巨大,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牛皮副产物。人类食用牛皮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目前看,牛皮作为食用工业原料开发相较其作为制革行业来讲有着利用率高、商品覆盖面广以及环境保护性强等优点,对于肉牛屠宰加工行业来讲有着较为可观的发展潜力。但目前牛皮的食品开发利用主要以传统工艺开发为主,现代商品化、工业化技术开发缺乏理论指导与支撑。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开展了热处理对不同品种以及不同部位牛皮食用品质、牛
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核桃(胡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坚果之一,而核桃粕是核桃油加工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核桃蛋白。当前,我国核桃粕往往会被用作饲料或直接丢弃处理,这使得核桃粕未得到高效利用。我国的核桃粕副产品来源丰富,对核桃粕这类副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也存在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高效利用核桃粕资源,本论文开展了复合酶制备核桃肽工艺及产品功能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