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AC6在异常聚集tau蛋白的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u蛋白的异常病理性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学标志之一。研究异常tau蛋白的降解机制对于AD等tau蛋白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细胞内短期和可溶性低分子量蛋白质主要经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进行降解。然而,在tau相关疾病中,蛋白酶体普遍存在功能障碍,进而导致错误折叠的tau蛋白不能经UPS进行有效清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istone deacetylase 6, HDAC6)可与泛素化底物蛋白结合,在动力蛋白的参与下将底物蛋白沿着微管运输到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MTOC)形成功能性蛋白质聚集体(aggresome),并激活自噬-溶酶体途径,最终使得含有底物蛋白的聚集体结构经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因此,自噬途径在蛋白酶体活性抑制时对于维持胞内的蛋白质含量恒定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HDAC6的泛素锌指结合域(binder of ubiquitin zinc finger domain, BUZ)可与单体泛素以及多聚泛素链结合,且已有的研究表明,HDAC6可介导tau蛋白聚集体的形成,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推测蛋白酶体活性抑制时,可介导泛素化tau蛋白含量的增加,而HDAC6通过其BUZ结构域与泛素化tau蛋白结合,介导tau蛋白聚集体的形成,并通过激活自噬-溶酶体途径促进tau蛋白的降解。目的: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小鼠神经瘤母细胞(mouse neuroblastoma N2a cells, Neuro-2a),诱导泛素化tau蛋白质的聚集,探讨HDAC6对异常聚集tau蛋白降解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用siRNA方法抑制N2a细胞中HDAC6的表达,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HDAC6 siRNA处理对HDAC6含量的影响;(2)用siRNA方法抑制N2a细胞中HDAC6的表达,6hr后分别转染FLAG-HDAC6和FLAG-HDAC6 ΔBUZ质粒36 hr,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质粒是否转染成功;(3)用siRNA方法抑制N2a细胞中HDAC6的表达,6hr后分别转染FLAG-HDAC6和FLAG-HDAC6 ABUZ质粒,36hr后利用MG132 (5μM)处理N2a细胞24 hr,抑制蛋白酶体功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tau蛋白含量变化;(4)在(3)的条件下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活性标志物LC3的表达;(5)向N2a细胞内分别共转染FLAG-HDAC6和EGFP-tau、FLAG-HDAC6 ABUZ和EGFP-tau质粒,36 hr后用MG132 (5μM)分别处理细胞12 hr和24 hr,免疫荧光技术观察HDAC6和tau在细胞中的定位关系和tau蛋白功能性聚集体的形成情况;(6)在(5)的条件下,利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HDAC6和tau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1)用20 nM的HDAC6 siRNA处理N2a细胞6hr, N2a细胞中HDAC6表达下降最明显,达80%(P<0.001)。(2) FLAG抗体检测FLAG-HDAC6 和 FLAG-HDAC6 ΔBUZ质粒的转染效率,结果发现FLAG-HDAC6与FLAG-HDAC6ΔBUZ转染组细胞中,FLAG表达水平明显增加。(3)与对照组相比,MG132处理组细胞中tau蛋白含量上升(P<0.05);与MG132处理组相比,FLAG-HDAC6质粒转染组细胞中tau蛋白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与FLAG-HDAC6质粒转染组相比,FLAG-HDAC6 ABUZ质粒转染组细胞中tau蛋白含量则显著增加(P<0.05)。(4)与对照组相比,MG132处理组细胞中自噬活性标志物LC3表达上调(P<0.05);与MG132处理组相比,FLAG-HDAC6质粒转染组细胞中LC3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FLAG-HDAC6质粒转染组相比,FLAG-HDAC6 ΔBUZ质粒转染组细胞中LC3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MG132处理组HDAC6与tau蛋白向核周聚集,并出现tau蛋白聚集体,HDAC6和tau具有较好的共定位关系;与共转染FLAG-HDAC6和EGFP-tau质粒组相比,共转染FLAG-HDAC6 ΔBUZ和EGFP-tau组细胞中,tau蛋白散在分布于胞浆中,无tau蛋白聚集体形成,HDAC6与tau蛋白的共定位消失。(6)与对照组相比,MG132处理组HDAC6与tau蛋白之间结合增强(P<0.05);与共转染FLAG-HDAC6和EGFP-tau组细胞相比,共转染FLAG-HDAC6和EGFP-tau ΔBUZ组细胞中,HDAC6与tau蛋白之间结合减弱(P<0.0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蛋白酶体活性抑制时,HDAC6通过增强与tau蛋白的结合,参与tau蛋白聚集体的形成,并通过激活自噬-溶酶体途径使tau蛋白得到有效降解。本研究以N2a细胞为模型,初步探讨了HDAC6在蛋白酶体活性抑制时参与tau蛋白降解的途径及机制,为进一步明确HDAC6在tau蛋白经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中发生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是故事的一部分,历史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将历史故事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也让历史教学变得有趣。本文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历史故事在其中的灵活应用,力求为以后此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的‘安哥诺’李果实冷藏期间糖、酸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本文以‘安哥诺’李(Angeleno)为材料,分别用1-MCP和乙烯进行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H
1.岩栖蝮蛇类凝血酶纯化以及初步晶体学研究: 蛇毒是由蛇的毒腺分泌的一种天然蛋白质,含有多种蛋白质、多肽、酶类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蛇毒能够以多种方
摘要: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授课方法不恰当等,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不够重视,地理教学效率低下。而现阶段的地理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的卵期寄生蜂。在自然条件下,其林间寄生率可达50%。本论文从行为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的角度,对桑天牛长尾啮
对内蒙古及其邻近地区叶盲蝽亚科斜唇盲蝽属及欧盲蝽属昆虫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和分类研究,内容包括两属昆虫的种类分布,形态特征,外生殖器的解剖比较等。发现内蒙古叶盲蝽亚科斜
本研究以筛选高效产褐藻酸酶菌株、研究酶的生物学效应、酶学性质及酶法降解褐藻胶制备褐藻胶寡糖为基本目的和出发点,从海洋环境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褐藻酸酶的菌株s4。
基因组印记是指来自双亲的等位基因通过DNA或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而产生的亲本等位基因差异表达的现象。父源等位基因沉默,而母源等位基因表达的基因称为父源印记基因;反之,则
摘要:普遍认为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灵活运用两种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早读课效率:即丰富内涵法和拓展外延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早读课;方法;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37  普遍认为早读课是语文学